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胸部肿瘤内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原胸部肿瘤内科)是以肺癌诊治为主、具有深厚沉淀、传承并不断发展的研究型临床专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晚期肺癌规范化、个体化内科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相关转化研究。现有病床36张,医护人员30名。10名医生中高级职称医师6名,中级职称医师3名,初级职称医师1名,几乎所有医生均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国内外博士后研究经历。护士队伍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本科及以上学历8名。共同组成一支高素质、高学历、具有丰富临床和研究经验、充满蓬勃朝气和积极进取的医护团队,医教研综合实力达国内一流水平。科室特色包括:

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科室自建院以来,在刘叙仪教授和王洁教授两任科主任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将国际最新临床试验及转化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制定和优化晚期肺癌规范化治疗方案,尤其近十年来在基因分型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面积极探索、卓有建树,在国际、国内富有影响,使肺癌的个体化诊治近国际水平。因其优秀的医疗质量,胸部肿瘤内一科多次荣获医院医疗质量一等奖。

多学科综合治疗:2004年底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外科及放疗科的王洁、陈克能、朱广迎等教授从世界一流的M.D.Anderson 肿瘤中心学成归来,组织和推动医院肺癌多学科协作,由胸部肿瘤内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共同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秉承鼎力协作的精神和为患者利益最大化服务的理念,坚持每周开展多学科查房及联合会诊,通过近8年的努力和实践,建立了多学科查房制度和胸部肿瘤联合专家会诊制度,实施病人按学科、分期、病情的互转诊疗模式,为数千患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的最佳治疗方案以及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其尽可能获得良好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同时,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将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传递至全国。获得多项北京市肺癌联合攻关课题的资助;培养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复合人才和队伍。而这一切的最大和最终受益者正是我们的患者。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将不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接轨国际:胸部肿瘤内一科承担数十项国际大型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包括最新的分子靶向和化疗治疗研究,接轨国际先进水平,使部分患者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潜在的最有前景、最前沿的药物及治疗模式。

创新技术:积极开展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透壁穿刺活检及内科胸腔镜诊断和治疗等新技术,拓展了肺癌诊疗方法;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外周血EGFR变异检测的大样本研究,建立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外周血 EGFR、KRAS突变、C-MET扩增、EML4-ALK融合基因等多基因检测的分子平台,使组织标本获取困难患者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EGFR等基因变异的动态监测成为可能,更精准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学术前沿:胸部肿瘤内一科密切关注肺癌诊疗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预测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疗效、预后的分子标志,为实现基因分型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奠定坚实基础。部分研究成果(如外周血EGFR突变检测)多次发表于国际一流肿瘤杂志J. Clin. Oncol, 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成功申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在内的数十项科研基金,先后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

人才培养与成果:胸部肿瘤内一科多年来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学科带头人及进修医师百余名。坚持举办研究生及进修医师课程培训,针对肿瘤内科基础、临床诊疗规范、国内外研究前沿进展及国际热点问题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研讨会。2011年10月,科主任王洁教授因在基因分型个体化靶向治疗诊治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及“北京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基金。同年被授予北京大学医学部“女教职工之星”称号。研究成果先后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

团队凝聚力和文化建设:从临床一线,到临床试验,到转化研究,再到临床实践,本着为患者精诚服务的宗旨,团队成员精诚协作,在科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奋进,正行进在将胸部肿瘤内一科(原胸部肿瘤内科)打造成为国亚洲一流强队的道路上。科内中流砥柱及新生力量已在国内肺癌界崭露头角。王洁团队将继续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潜心临床和转化研究,不断更新知识,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坚持创新发展,“个体化”的治病救人。

胸部肿瘤内科是北医系统最早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在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努力提高医护质量的同时,重视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每月一次的患者宣传日、公休座谈会以及星语心愿等活动赢得了众多的患者和家属好评,为患者营造一个可以信赖、依托的温馨港湾。

总之,胸部肿瘤内一科将始终以延长患者生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终极目标,传承规范、联合、专业、精准、前沿、优质的抗癌医疗服务理念,携中国肺癌患者同行于抗癌征程。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由北京大学、北京市医管局共管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设有34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17个基础研究科室,开放床位776张。全年门诊量66万人次,年收治病人7.8万人次,手术近1.6万例。医院职工近2400人,在编职工中正高级职称124人,副高级职称211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肿瘤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肿瘤科、病理科)、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胃癌防治中心、北京市乳腺癌防治中心、北京市影像介入治疗中心、超声诊断中心)、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科暨老年肿瘤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北京学者工作室1个,是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现有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自建院以来先后有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11人获突出贡献专家,38人获政府特殊津贴。现有教授39名、副教授 6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62名。医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头颈部肿瘤、骨肿瘤、软组织与腹膜后肿瘤等各种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其中胃癌的研究两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所建所以来,在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常见主要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胃癌、食管癌高发区现场的预防干预研究等领域均有创新与领先的成绩,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全国肿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医学教育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进修生、职工的继续教育。每年定期举办全国临床肿瘤医师进修班和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性学习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许多国际知名肿瘤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不断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参观、考察、讲学,进行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医院也不断有科研、临床、医技专业人员出国访问、进修、短期工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建设患者首选的国际化肿瘤集团中心为自己的发展愿景,坚持内生式发展、外延式增长两个发展方向,实施国内前列、国内顶尖、国际知名三个发展阶段,采取过硬的品牌学科、优秀的管理团队、顶级的专家队伍、人性化的医院文化思想四项发展措施,让每一位肿瘤患者在就医中获益。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联系电话:0086-10-8812 1122传真:0086-10-8812 2437邮编:100142网址:http://www.bjcancer.org
推荐阅读
会厌囊肿手术痛苦吗
2025-08-06 10:43:16
会厌囊肿手术痛苦吗
早泄怎么治疗​
2025-08-04 08:12:48
早泄怎么治疗​
智齿发炎怎么治疗​
2025-08-07 14:03:11
智齿发炎怎么治疗​
蹲久了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2025-08-05 14:50:56
蹲久了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