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消化肿瘤内科

消化肿瘤内科专注于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以临床研究推进临床实践,以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发展。专长于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胃肠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胆道肿瘤、肝癌等,以及难治性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与药物治疗、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消化肿瘤内科拥有60多张病床,2013年接诊3万余人次。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科室专业技术实力雄厚,特别在胃癌、食管癌等中国高发肿瘤以及结直肠癌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水平居于国内顶尖地位,病人在这里能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最佳的治疗策略与方案。还为国内各大肿瘤专科医院培养了数百人的研究生及进修医生,推动了国内消化道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同时基于临床问题开展的临床研究,以及牵头承担的数十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提升了国内整个临床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

一、专业实力全国领先

(一)专业领域、诊治疾病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消化肿瘤内科在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胆道肿瘤、肝癌、胃肠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个肿瘤的药物治疗、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除此以外还肩负胃肠癌的早期诊断,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光动力治疗等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二)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全球领先

全国各地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慕名而来,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在经治的各期胃癌患者中,5年生存率均领先于欧美,与日本等地的世界先进水平持平。此外至今还保持着全世界单中心最多的间质瘤病例治疗记录。能够给病人提供最佳、最适宜的治疗,病人满意度高,对医生非常信任。消化肿瘤内科致力于突破的不仅仅是“世界领先”,更是生命的极限。通过不懈的努力就为了能为患者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三)基于临床研究探索治疗新方法

基于临床问题,探索、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患者病痛与疾苦,消化肿瘤内科发起并牵头承担了几十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近些年在I期临床研究方面又取得多项成果,在国内及亚洲久负盛名。临床研究推动了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多项研究结果成为我国制定消化道肿瘤临床诊疗规范的循证医学依据。该科室成员作为组长之一参与制定了“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国胃肠间质瘤专家共识”、“卫生部胃肠癌临床路径”和《GIST诊疗规范》,积极推动“卫生部消化系统肿瘤合理用药基层培训工作”的开展,为我国消化道肿瘤的规范化治疗献计献策。

(四)MDT多学科协作使病人获益

消化肿瘤内科是国内最早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的发起人、倡导者和推广者,组织院内胃肠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MDT),集合内科、外科、影像、病理、放疗、介入、护理等与各方面专家,共同探讨疑难病例,共商最佳治疗方案。MDT定时讨论,以病人为中心,解决临床上的疑难问题,使得病人能从MDT中获得最好的方案与疗效,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科学、最佳治疗。

二、科室规模合理、人才梯队完善

(一)科室规模合理,人员、硬件配置完备

消化肿瘤内科拥有60多张病床,2013年接诊3万余人次。目前在临床方面拥有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科研方面拥有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名、技师1名、博士后1名、科研研究生5名;教学方面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教研室主任1名。该科室也拥有一支强大的护理团队,包括主管护师5名,护师9名,护士7名,科研护士2名。

不仅具备肿瘤内科的能力,还拥有消化内科的内镜诊疗技术。科室拥有包括胃镜、肠镜、超声和细胞培养、基因分析等在内的一系列大型诊断和治疗仪器,建设了自己的实验室和标本库,是国内最早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专科诊治中心。

(二)人才梯队全国最佳、团队优势明显

科室论发展,人才需先行。消化肿瘤内科秉承科研任务与临床实践并重、业务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建设思路,拥有一批业务水平过硬、科研能力拔尖的优秀人才。科室在胃食管癌、大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间质瘤、肝胆胰、科研等6大方向培养建立了初、中、高级人才梯队,囊括最完整的的专业方向,是国内最早建立,目前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科室成员分别在管理、医疗、教育、科研、临床研究、护理、文化等方面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明确分工,各展所长,充分发挥了科室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了科室建设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实现了人才精细化、专业化、阶梯化的管理和培养,有利于科室的整体的和长期的繁荣发展,同时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设身处地为患者提供诊疗便利条件。

三、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一)科研成果丰硕

科研方面,消化肿瘤内科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近3年(2011-2013)承担科研项目与基金总计17项,经费总计2404 万元,人均经费171.7万元。全科发表文章(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 56篇,其中SCI文章31篇,影响因子总计100多分。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肿瘤领域顶尖杂志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Management of gastric cancer in Asia: resource-stratified guidelines(亚洲胃癌的整体治疗:资源分层指南)一文;作为主编,出版了《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一书,并参与编写肿瘤学专著9本。

(二)成员在多个学术组织任职

科室成员在中国抗癌协会(CACA)、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其中,担任副主委、学组正/副组长 7人次;担任秘书长、副秘书长2人次;担任常委、委员 8人次;“十百千人才”“百”层面1人次。

(三)学术会议影响广泛

科室举办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会议:CGOG中国胃肠道肿瘤临床试验协作组大会(2010-2012、2014)、全国胃癌学术会议(2012-2014共同举办)、CGOS老年肿瘤协会年会消化肿瘤专场,以及中国女医师大会肿瘤分会(2010-2012、2014)等。每年组织2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3年来参会达1500人次以上,协作中心遍布22座城市,包含51位国内一流专家,在学术交流、青年医师教育以及协作发展方面获得了较高声誉。

(四)注重人才培养

科室还积极推动对本学科年轻医生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35人左右参加;还为国内各大肿瘤专科医院培养了数百人的研究生及进修医生,推动中国消化道肿瘤的规范化治疗。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消化肿瘤内科团队精诚协作、团结奋进、精益求精,力争为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作为消化道肿瘤领域的先行者,消化肿瘤内科团队对于推动我国消化道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肩负重任,必将竭尽全力、不懈奋斗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由北京大学、北京市医管局共管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设有34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17个基础研究科室,开放床位776张。全年门诊量66万人次,年收治病人7.8万人次,手术近1.6万例。医院职工近2400人,在编职工中正高级职称124人,副高级职称211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肿瘤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肿瘤科、病理科)、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胃癌防治中心、北京市乳腺癌防治中心、北京市影像介入治疗中心、超声诊断中心)、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科暨老年肿瘤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北京学者工作室1个,是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现有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自建院以来先后有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11人获突出贡献专家,38人获政府特殊津贴。现有教授39名、副教授 6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62名。医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头颈部肿瘤、骨肿瘤、软组织与腹膜后肿瘤等各种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其中胃癌的研究两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所建所以来,在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常见主要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胃癌、食管癌高发区现场的预防干预研究等领域均有创新与领先的成绩,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全国肿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医学教育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进修生、职工的继续教育。每年定期举办全国临床肿瘤医师进修班和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性学习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许多国际知名肿瘤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不断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参观、考察、讲学,进行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医院也不断有科研、临床、医技专业人员出国访问、进修、短期工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建设患者首选的国际化肿瘤集团中心为自己的发展愿景,坚持内生式发展、外延式增长两个发展方向,实施国内前列、国内顶尖、国际知名三个发展阶段,采取过硬的品牌学科、优秀的管理团队、顶级的专家队伍、人性化的医院文化思想四项发展措施,让每一位肿瘤患者在就医中获益。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联系电话:0086-10-8812 1122传真:0086-10-8812 2437邮编:100142网址:http://www.bjcancer.org
推荐阅读
吃山竹过敏有哪些表现
2025-08-06 19:15:23
吃山竹过敏有哪些表现
降低颅内压有哪些方法
2025-08-05 09:22:28
降低颅内压有哪些方法
尿里有油怎么回事
2025-08-03 16:06:54
尿里有油怎么回事
神经性皮炎应该注意什么
2025-08-02 11:47:17
神经性皮炎应该注意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