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一、科室概述: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始建于八十年代初期。经过几代呼吸人的努力,历经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人员素质优良、专业分工明确、医疗特色突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医疗科室。

目前编制病床数40张,其中重症监护病房6张。硬件方面已经具备了呼吸专业开展常规临床业务所必须的设备条件,包括各种类型的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荧光支气管镜、大型肺功能仪、运动肺功能仪、小型床旁便携式肺功能仪、呼气末NO检测仪、无创正压呼吸机和多种急救用有创大型呼吸机等完全满足临床诊治的大型医疗设备。设置有呼吸危重症与感染诊疗、气道疾病诊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和肺血管疾病诊疗、肺癌综合诊疗等专病诊疗组。在重症和疑难复杂肺部感染的诊治、急慢性呼吸衰竭及心功能不全的机械通气治疗、慢性咳嗽的诊断、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和管理、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以深静脉血栓预防为基础的肺栓塞综合防治、以肺小结节为靶点的肺癌早诊、经气管镜淋巴结活检的肺癌分期、以靶向治疗为主导的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床旁气管镜在呼吸危重症救治中的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免疫抑制患者肺部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综合救治、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弥漫性肺疾病和肺部少见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特色和优势,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我科1998年被批准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2006年成为首批全国临床住院医师规培基地;201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专培基地。

二、学术队伍:

医师:共10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2人,学士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

技师:3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2人。

护士:共25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本科学历占80%。

三、医疗特色:

1、免疫抑制患者肺部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已初见成效:

近年,随着接受实体器官和骨髓移植、肿瘤放化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激素治疗等患者的增加,免疫抑制患者肺部感染和非感染并发症明显增多,围绕其肺部并发症诊断疑难、治疗困难和临床预后极差的特点,我们展开了临床研究。重点在经纤支镜获取病原微生物、血清学病原检测、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围手术期动态肺功能监测和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面进行探讨,成功救治了多例少见或罕见的移植后肺部并发症,如严重的病毒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真菌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弥漫性肺泡出血等感染和非感染肺部并发症,挽救了患者生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7年成功举办了国内首次“器官移植和免疫缺陷患者肺部并发症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来自全国和北京市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篇。

2、呼吸衰竭和心功能不全的机械通气治疗

在国内较早应用先进的机械通气治疗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开展了呼吸力学指导下的个体化通气和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已经成功救治了无数各种原因导致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此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我院首先开展了“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新技术,使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在挽救呼吸循环衰竭患者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3、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防治已成规模

近年,随着城市建设加速、空气污染增加等环境因素变化,使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已成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其青少年发病率高,由于广大患者和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本病认识不足,往往使该病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控制。我们通过开设“咳嗽哮喘专病门诊”便利患者就医,开展气道激发试验、呼气末NO检测等新技术,显著提高了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率。每年“世界哮喘日”开展义诊活动,通过到中央广播电台生活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交通广播电台、TV120网医在线等新闻媒体进行“支气管哮喘防治、慢性咳嗽诊治”的讲座。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指导。

4、弥漫性肺疾病和肺部少见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已初步形成特色

弥漫性肺疾病病因复杂,诊断困难。近年,我们经过积极开展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经皮肺穿刺、血清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了数十例表现为弥漫性肺疾病的肺部少见疑难杂症,如肺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肺结节病、隐源性机化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弥漫性肺泡出血、肺泡蛋白沉积症、成人 Still病合并肺损伤、成人周期性发热综合症、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肺损伤、首次在国内报道“利妥昔单抗致肺损伤”等药物性肺损伤、原发性肺淋巴瘤、IgG4相关性肺疾病、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巨细胞病毒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亮白曲霉少见肺部真菌感染等,在弥漫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通过开设“间质性肺疾病专病门诊”,提高了广大患者对本病的认识。多次成功举办“北京地区肺间质病沙龙”,并倡议开展了以肺间质纤维化为核心的脏器纤维化多学科沙龙,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医院信息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西钓鱼台,东侧毗邻高耸入云的中央电视发射塔和碧波荡漾的玉渊潭公园,西南侧环绕着清澈蜿蜒的昆玉河。目前,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医院始建于1950年5月,1956年10月25日正式开院,是新中国军事航空医学的发源地。主要承担空军飞行人员航空病、常见病诊疗防治研究及医学鉴定任务;承担预备航天员的体检选拔任务;承担空军部队及联勤部队官兵的健康保障和疾病救治;还面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目前实际展开床位1000多张,拥有高端诊疗设备总价值6亿多元。年门诊量200多万人次,收治量约4万人次。患者诊疗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患者综合满意率达到98%以上。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拥有5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皮肤科、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科、中医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专科、专病中心,1个全军皮肤病研究所,8个全军医学专科、专病中心,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全军临床药理基地,设有飞行学员医学选拔中心及一批特色学科。医院专业人才璀璨,现拥有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空军首席专家1人,空军级专家13人,高层次科技人才75人;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近400人。医院是空军军医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医院11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20多名;博士、硕士联合授权点34个;在站博士后10余名,在院研究生、实习生、进修生及住院医师600余名,已成为军队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医院积极追踪医学前沿,开展了肝、肾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眼角膜移植等多器官移植应用研究;半相合骨髓移植、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三维适形定向放射治疗肿瘤应用研究;纤维内窥镜技术应用研究;各种激光治疗技术应用研究;飞行员飞行心理指导干预;以及腹腔镜、关节镜等各类介入微创技术等。圆满完成航天 “921工程”、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和首批女预备航天员的初选任务。一批临床航空医学项目成功立项或获奖,成功开展2项军队“十二五”后勤重大科研项目,1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年来,共获得各类科研奖项735项,高等级奖励88项。“十二五”以来,承担在研国家、军队及北京市重点课题110余项,获得军队和北京市三等奖以上科研成果36项。医院还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以及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医院始终把为部队服务放在首位,在确保部队官兵诊疗的同时,每年组派医疗队深入边远基层部队开展巡回医疗、技术培训和对口支援。圆满完成抗美援越、国庆60周年大阅兵、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等卫勤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98抗洪、抗击非典、奥运安保、“心蕾工程”等医疗救援保障任务。医院秉承德技双馨的价值追求,“精益求精、满腔热忱”的主题院训深入人心,先后涌现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蔡瑞康”等模范群体和先进个人;干部病房荣立集体二等功,9人荣记个人二等功;10余人获得全国、全军表彰;5人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6人当选为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代表,1人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医院被评为“全国百强医院”“2011年改革创新医院”“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全军优秀医院”“军队研究型医院示范单位”,医院党委多次被空军党委评为师旅级先进党委。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在全面建设现代空军卫勤的火热实践中,空军总医院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忠诚使命,优质服务,不断超越,让美好的明天更加辉煌和灿烂!
本部 北区
推荐阅读
脑梗塞有便秘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5-09-22 18:33:56
脑梗塞有便秘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头痛喉咙痛吃什么
2025-09-21 08:41:35
头痛喉咙痛吃什么
发烧不能洗澡吗
2025-09-24 10:55:34
发烧不能洗澡吗
心脏骤停该如何抢救
2025-09-23 12:08:35
心脏骤停该如何抢救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