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急诊科

急救部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急救部之一,也是医院的重点建设科室之一。面积1300多平方米,急救部设有抢救区、监护室、诊疗区、输液区、急诊留观病房。年急诊量达10万余人次。作为交通伤救治中心、北京市(华北地区)蛇咬伤救治中心、国际SOS指定急诊救治医院、紧急救援联盟绿急诊色通道医疗机构、北京市卫生局指定的批量伤、群体食物中毒救治基地。急救部始终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全面有效的救治患者,开设交通伤和急危重症患者的多条急救绿色通道。在多发伤急救、心肺脑复苏、各种类型的休克、心脑血管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消化内分泌系统各类急症、急性中毒、毒蛇及动物咬伤、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内较早开展多项急救技术,如经皮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临时体内心脏起搏术、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急诊溶栓治疗等,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多次参加北京地区意外事故和灾害的急救,成功救治大批量伤员,还多次成功跨省市长途转运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拥有博士后1名,博士6名,硕士4名,是一支整体素质高、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科室主任赵晓东,副主任苏琴,科室承担多项课题;获多项医疗成果奖,在国内及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多次参加人大、政协等重大会议及国际体育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

急救部救治特色

1. 心肺复苏

急救部非常重视心肺复苏技术,自成立以来就对心肺复苏发生机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每位急诊医护人员都熟练掌握了标准的徒手和开胸心肺复苏操作技术,特别是有丰富的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经验,挽救了许多垂危患者的生命。救治各类心脏呼吸骤停病人数万例,特别是严重创伤病人的心肺复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复苏成功率高于其他医院报道。急救的危重病人常常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经皮气管穿刺置管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技术,该科自2000年来在国内率先采取经皮气管穿刺置管术建立气道治疗技术,两分钟内就可以完成气管切开,成功率达到100%。现在已开展数百例人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2. 创伤、多发伤性的救治

急救部创伤救治是国内有影响的创伤专科之一,现在是首都地区的战创伤中心,交通伤救治中心,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建立了交通伤伤员急救绿色通道。联合外科ICU形成危重病救治中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学科效益。

设立了交通伤救治技术指导小组和交通伤抢救小组,并配备了通信设备,遇有批量伤员抢救可保证在3分钟内全部到位,由副主任医师接诊组织抢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院的急救医学和危重病救治在首都地区乃至全国都颇具特色,每年抢救严重创伤、多发伤、复合伤、高处坠落伤伤员300多例,抢救成功率达98.3%,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危重病人去抢救过程中需要建立紧急静脉通道,该科是国内较早深静脉穿刺插管术的单位,开展累计近万例人次,穿刺成功率在99%以上。

3.心脑血管急症的急救与紧急治疗绿色通道

随着近年来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的逐年上升,我国心、脑血管急症导致的死亡率逐年增加。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最为严重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常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而引起死亡。心肌梗死发生后及早再灌注治疗是救治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措施。急救部专门设置了心梗溶栓绿色通道,在急诊抢救室尽早尽快完成溶栓治疗,为抢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目前通过绿色通道完成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急性患者300余例,再通率达80%,高于文献报导,死亡率则显著减低。该科还专门配备两名心血管专业的博士,在基础和临床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心血管急症的救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急救部还开展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紧急救治,建立了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抢救急性缺血性脑卒的快速诊治方案,包括院前抢救、急诊溶栓、抗凝治疗以及神经保护治疗等,使抢救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尽可能减少治疗延误时间,能保证在就诊40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有效提高了急性脑卒中抢救成功率,明显减少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4.毒蛇咬伤的急救和其它宠物伤的急救

作为华北地区蛇伤救治中心,是唯一一家可以治疗蛇咬伤的单位,对包括毒蛇咬伤、毒虫蛰伤等急性中毒抢救有着丰富的经验。1998年以来,采用特导性抗毒血清结合传统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疗效。每年都收治上百例毒蛇咬伤患者,治愈率高达99.45%以上,致残率0.72%,死亡率仅0.54%,大大低于国内毒蛇咬伤平均致残率(25%~30%)和死亡率(5%~10%)。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健康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还救治了大量毒蝎子,蜈蚣、蜘蛛、毒鱼、海蛰等致伤的患者及一些宠物患者,在救治这些疾病积累了丰富救治经验。

6.各类中毒的救治

该科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类型毒物、药物等中毒如各种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煤气中毒、酒精中毒及安眼药、退烧药等常用药物、各种兴备剂等毒品中毒、食物中毒及等均有着有丰富的救治经验,曾多次成功救治批量中毒患者。该科还与307医院毒检中心合作,可以通过对血、尿及呕吐物等标本的检测快速明确各种不明原因中毒的毒物,及时有效的给予特异性的救治。

 

7.对外培训普及急救知识

急救部一直以来注重面向社会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开设培训班定期授课,经常深入到街道、学校、企事业等单位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约有近万人掌握了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方法,从而使得周围患急症的同事及亲人获益。长期与中央电视台及北京电视台合作录制急救知识及技能专题讲座,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依托原解放军总医院第304临床部组建。前身是诞生于东北战场的第四野战军第二十九后方医院,1954年7月,被正式命名为解放军第三〇四医院,期间几经转隶,于2004年5月归并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31日,伴随解放军总医院转隶联勤保障部队;4月30日军委政治工作部原机关门诊部等十个门诊部在转隶联勤保障部队后,经总医院党委研究,暂由原第304临床部管理;2018年11月2日,更名为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成为解放军总医院这一新的医学航母舰队中的重要组成。经过65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心形成了以烧伤、骨科为龙头学科的战创(烧)伤学科体系,打造了以创(烧)伤、急救和危重症救治三大方向为主的救治特色,形成了一条集战现场急救、专科治疗、愈后康复、功能重建为内容的全流程战创伤救治链条。中心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和基础研究工作,始终聚焦主责主业,研究方向100%紧贴军事医学需要,科研成果100%紧贴战场需求,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战伤死亡率和伤残率提供支撑和保障。当前,中心按原编制运行,展开床位1575张,设有51个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设备总值5亿元。设有全军烧伤研究所(包含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军20个重中之重学科之一、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全军骨科研究所、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全国及全军临床药理基地、全军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心、全军战创伤救治与康复培训基地、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交通伤救治中心、北京市皮肤损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院士后备人选2名,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金星、北京市百名领军人才等高层次荣誉的40余人次,拥有博士生导师22名、硕士生导师118名,形成了以院士领衔、知名专家荟萃、中青年人才不断成长的专业学科团队。近年来,中心先后3人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3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2人被中宣部树为“时代先锋”全国典型,2人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人被军委政治工作部列为“强军报国——军队科技创新人才”先进典型。2019年1月,创伤外科研究室被中央军委通报表彰成为全军首批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之一。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成果近30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牵头承担国家“973”、军队“十二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资助经费总额超过1.6亿元。团结奋进的第四医学中心全体官兵,将坚决以习主席新时代强军目标为指引,在联勤保障部队和总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打造全军战创伤救治中心为定位,戮力同心,持续用力,阔步前进,努力成为我军卫勤保障的一支绝对过硬的“拳头”力量。
推荐阅读
牙根尖周炎吃什么药
2025-08-17 19:19:48
牙根尖周炎吃什么药
克罗恩病有哪些症状​
2025-08-18 16:35:01
克罗恩病有哪些症状​
如何治疗白带异常
2025-08-17 16:23:28
如何治疗白带异常
耳后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2025-08-20 19:20:23
耳后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