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麻醉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麻醉科成立于1962年,第一任麻醉科主任林树贵教授,历任主任郭宝琛、张英民教授,现为郝建华主任。经过30余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目前建制齐全、具有较大规模、能够完成各类手术麻醉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并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现代化科室。

麻醉科共有医师24人,高级职称7人,主治医师13人,住院医师4人,11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手术室护士共42人,其中主管护师8人,护师(护士)34人,每年接受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实习进修数十人,每年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拥有一流装备的手术室17间,其中东楼手术部共有层流手术间14间(百级4间、千级6间、万级4间),麻醉恢复床2张,烧伤手术部层流手术间3间。麻醉科现有进口麻醉机、纤维支气管镜、无创及有创心电监护仪、麻醉药靶控输注系统、血气分析仪、血液电解质分析仪、脑电双频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熵指数、肌松检测等高档麻醉设备,保证麻醉过程顺利平稳。2009年共完成手术室内麻醉10000余例,手术室外麻醉4000余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以烧伤、创伤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医院,麻醉科在急救、创伤、烧伤手术麻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麻醉学专业的不断发展,该科在临床镇痛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了业务方向,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努力提高为患者服务的能力。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依托原解放军总医院第304临床部组建。前身是诞生于东北战场的第四野战军第二十九后方医院,1954年7月,被正式命名为解放军第三〇四医院,期间几经转隶,于2004年5月归并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31日,伴随解放军总医院转隶联勤保障部队;4月30日军委政治工作部原机关门诊部等十个门诊部在转隶联勤保障部队后,经总医院党委研究,暂由原第304临床部管理;2018年11月2日,更名为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成为解放军总医院这一新的医学航母舰队中的重要组成。经过65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心形成了以烧伤、骨科为龙头学科的战创(烧)伤学科体系,打造了以创(烧)伤、急救和危重症救治三大方向为主的救治特色,形成了一条集战现场急救、专科治疗、愈后康复、功能重建为内容的全流程战创伤救治链条。中心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和基础研究工作,始终聚焦主责主业,研究方向100%紧贴军事医学需要,科研成果100%紧贴战场需求,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战伤死亡率和伤残率提供支撑和保障。当前,中心按原编制运行,展开床位1575张,设有51个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设备总值5亿元。设有全军烧伤研究所(包含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军20个重中之重学科之一、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全军骨科研究所、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全国及全军临床药理基地、全军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心、全军战创伤救治与康复培训基地、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交通伤救治中心、北京市皮肤损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院士后备人选2名,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金星、北京市百名领军人才等高层次荣誉的40余人次,拥有博士生导师22名、硕士生导师118名,形成了以院士领衔、知名专家荟萃、中青年人才不断成长的专业学科团队。近年来,中心先后3人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3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2人被中宣部树为“时代先锋”全国典型,2人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人被军委政治工作部列为“强军报国——军队科技创新人才”先进典型。2019年1月,创伤外科研究室被中央军委通报表彰成为全军首批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之一。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成果近30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牵头承担国家“973”、军队“十二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资助经费总额超过1.6亿元。团结奋进的第四医学中心全体官兵,将坚决以习主席新时代强军目标为指引,在联勤保障部队和总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打造全军战创伤救治中心为定位,戮力同心,持续用力,阔步前进,努力成为我军卫勤保障的一支绝对过硬的“拳头”力量。
推荐阅读
小肝癌消融术后三个月复发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8-21 08:32:55
小肝癌消融术后三个月复发怎么回事,怎么办
儿童抽动症饮食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5-08-20 13:01:21
儿童抽动症饮食注意事项是什么
肋间神经痛怎么办​
2025-08-17 15:24:17
肋间神经痛怎么办​
黄斑前膜如何治疗
2025-08-17 12:27:40
黄斑前膜如何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