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普外科

历经100年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华山医院外科县备了雄厚实力和强劲发展态势,拥有了优秀学科团队和创业环境的品牌学科,并充分依托复旦大学和华山医院的资源优势平台,发挥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优良传统,科研紧密结合临床,在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防治新技术和新产品等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进展,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创建国内领先学科作出应有的贡献。专科业务发展方向及具体措施和目标:以消化系疾病、乳腺癌综合诊治为传统优势医疗项目,创建胃肠肿瘤早期诊断、微创及多学科综合治疗;腹壁疝微创手术;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微创治疗;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等多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诊治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并将成功经验广泛推广至全国各兄弟医疗单位;建立和健全普通外科各亚专科的研究团队;建立国际一流的“两库”(组织库、数据库),建立和参与制定行业诊疗规范;建立研究生和住院医师临床培养基地,保证学科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本科的总体建设目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外科临床医疗中心。

历届外科教研室主任:张延龄、王德昭、吴树强、张元芳教授。

2000年撤销外科教研室,设复旦大学外科学系,蔡端教授任系副主任。

2004年起蔡端教授连任复旦大学外科学系主任。

历届外科主任:任延桂、黄家驷、崔之义、陈化东、薛光华、吴树强、倪泉兴教授。

普外科现有各级医务人员74名,其中高级职称以上32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

【科室特色】

胃肠专业组:是普外科的基础和传统专业,在良、恶性胃肠肿瘤诊治、肛门镜下吻合器痔环形切除术、肛周疾病切除、肛门整形手术和各种瘘管治疗的基础上,近期发展迅猛。在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成立胃肠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协作组(MDT),开展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和结直肠癌TME、CME等规范术式,术后患者远期生存率高。开展多项具有特色的胃肠道肿瘤治疗方案:规范胃癌根治术,根据不同个体情况开展扩大胃癌根治术、标准骨骼化清扫,手术切除率高;系统开展胃癌术前胃镜下及术中淋巴化疗—引流区域淋巴结黑染效果好,易于术中识别及淋巴结的清扫,淋巴清扫前载体携带化疗药物进入肿瘤引流区域内淋巴系统内发挥淋巴系统内化疗,杀灭或减弱癌细胞的活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胃癌根治术时开展了“胃癌阻断技术”—发明了胃肠肿瘤阻断夹,阻断了术中肿瘤细胞通过周围血流、淋巴流、胃肠腔内播散(阻断夹已申请专利),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属国际先进;针对中晚期近端胃癌开展脾门淋巴结清扫,降低腹腔局部复发,但不影响患者生存率,是国内较早开展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单位之一;开展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的超低位保肛手术,既保证手术根治的彻底性,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生活质量;积极开展局部复发直肠癌的多学科联合扩大切除术;近期开展直肠后间隙肿瘤的联合入路根治等复杂高难度手术。现为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分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协作组委员单位,以及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副主任单位。

肝胆胰专业组:开展临床肝移植和原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结石、肝门部胆管癌以及转移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治,开展对胆道结石病、胆道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肝癌、肝门胆管癌、肝血管瘤、肝囊肿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晚期肝癌,应用手术+化疗+中医药+生物免疫的综合治疗办法,协同介入、射频、热疗等先进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国内首次应用水刀成功切除巨大肝血管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采用双激素疗法,大大提高治疗成功率。早在2010年前,该专业组首先提出“大胰癌分阶段治疗”新理念,创造性地使用“减黄-手术-介入”三步法治疗大胰癌,将大胰癌的手术切除率提高至35%。在国内率先提出采取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超声血管造影等多种手段,以提高胰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术前可切除评判的准确率。华山医院外科目前胰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1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为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乳腺及甲状腺专业组:1985年成立,现已经成为了外科博士点之一,并具有一定规模,人才梯队结构基本合理,在该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在社会上有良好知名度的专业学科。目前床位66张。对外开设了甲状腺与乳房专科门诊和专家门诊,并附设乳管镜室,微创外科室等。已经形成了早期诊断与微创外科的临床特色。开展的早期诊断方法及设备完善,包括钼靶摄片、高频彩超、核磁共振、乳管镜、前哨淋巴结探测及Mammotome活检系统。并在这些设备的合理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从而检出了大量的早期乳腺肿瘤包括临床所不能扪及的隐匿性乳腺癌和癌前期病变。对于这些早期病灶,可以在钼靶立体定位或超声实时定位下进行活检。目前这些项目居国内领先地位。率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乳腺纤维腺瘤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受得广大中青年女性患者的欢迎,并受得同行及媒体的重视。对于早期恶性肿瘤开展了保乳手术。同时在各期乳腺癌、乳腺增生症、乳腺炎、乳头溢液的诊治及乳管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还与整形科合作开展了各种乳房整形与重建手术。在倡导和推动甲状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方面做了积极的工作,近期开展甲状旁腺切除加自体移植治疗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亢进等也属国内领先。还开展了乳房体检与保健咨询工作。在科研方面,对于乳腺癌的细胞免疫治疗、乳腺癌的耐药机制与对策、乳腺多学科诊断的对比优化、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等方便取得了一定收获。现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副所长及甲状腺肿瘤诊治中心副主任单位。

微创专业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及具有较好外观等优点,1992 年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随后的20年临床实践中,普外科绝大部分的手术已均可在微创技术下完成。每年完成的微创手术数千例,包括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胆囊、肝肿瘤、脾、阑尾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各种腹腔内脏器和组织的活检术,以及经肝门内镜下微创手术TEM;筋膜下内镜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EPS等。其中一部分的手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而腹腔镜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ERD的胃底折叠Nissen及Toupet手术等,特别是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更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国际上首创腹腔镜下造口重做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Lap-re-Do技术,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反响,并受邀参加国际造口旁疝治疗指南会议。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进行腹腔镜疝修补的专题发言及现场手术演示。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四十余篇相关论文。近年来更是紧跟国际前沿,开展了免气腹及单孔腹腔镜下各类手术。2009年赴美在麻省总医院学习腹腔镜下减重及代谢手术,归国后积极组建了包括微创外科、内分泌科、麻醉科、复旦大学睡眠中心、心理科、营养科、运动康复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呼吸科及护理等多学科组成的减重及代谢外科团队,开展了腹腔镜下减重及代谢外科手术,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已有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在减重及代谢外科领域毕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微创外科已经成为一支有着扎实的临床工作基础和很强科研能力的团队,并更多地致力于代谢与减重外科领域及疝与腹壁外科领域的工作。

血管专业组:华山医院血管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血管手术的医院之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以腹主动脉瘤手术、肢体动脉旁路搭桥手术、布加综合症手术而闻名国内。近年来华山医院血管外科将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治疗做为学科特色。(1)在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方面开展了联合应用转流管和补片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使术中的脑缺血和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降到最低,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也是国内较早开展脑保护装置下进行颈动脉狭窄腔内治疗的医院,07年率先在国内引入在近端脑保护装置moma保护下进行CAS手术新技术,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目前是国内为数不多能运用近端阻断脑保护装置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几家医院之一。2004年起被卫生部授权负责主持唯一一个国家级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并进行手术演示,为全国培养了一批颈动脉手术的专门人才,注重国际交流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上海颈动脉与脑卒中国际论坛,华山医院目前是卫生部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而血管外科是主要部门之一。(2)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方面选派医生赴欧美著名心血管中心进修学习,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器械开展下肢CTO病变的腔内治疗,同时勇闯糖尿病足治疗的禁区,成功进行了足部小血管的血管移植,使糖尿病足的治愈成为可能,提高了救肢率。(3)是国内较早开展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医院,运用腔内治疗方法成功救治数例复杂性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人,也是国内少数擅长运用一体化覆膜支架处理复杂性腹主动脉瘤的医院。(4)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面提出治疗深静脉血栓绿色通道的观念,使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使肺动脉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后综合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科研情况】

专科临床研究密切结合临床实际问题,从临床实践中寻找科学研究的着力点,科研队伍日益壮大,科研领域渐显深入和系列化,目前外科研究生导师总共18名,分别在胆胰、肝脏、胃肠、血管、微创、甲乳等领域进行系列化深入研究。研究生是科研工作的生力军,科室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每年新招研究生10余名。科室重视为青年医师创造科研条件,外派出国学习的青年医生和研究生已达11名。

1.胃肠专业组的主要研究方向:(1)胃肠肿瘤综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关于胃癌术中全阻断技术的研究、胃癌淋巴导向化疗研究、超微多孔单质铁的研制及其在胃肠道肿瘤磁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关于中低位直肠癌多学科治疗效果评价的研究;(2)胃肠肿瘤发病机制和转移研究:胃癌干细胞的耐药机制和分子调节研究、制备靶向量子点对胃癌动物模型中转移淋巴结实时显像的研究、生物钟基因Clock乙酰化作用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大肠癌脑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等。

2.肝胆胰专业组的主要研究方向:(1)肝癌综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肝癌新型载体靶向治疗、、强磁性介孔铁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2)移植免疫基础与临床研究:卫生部行业专项:心死亡供者器官活力评估、体外修复及肝移植关键技术标准的建立、优化与推广;无激素免疫抑制方案预防乙肝复发的应用研究;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肝移植术后原发病复发的防治 (子课题);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MnTBAP对小体积肝移植物的保护性研究;小鼠肝星状细胞诱导调节性树突状细胞亚群的产生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等。(3)胰腺癌淋巴转移的特性研究、开展胰腺癌早期综合诊治技术体系的优化研究。(4)胆胰疾病发病、进展机制研究:胆石成因机制研究与干预、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免疫微环境改变与胰腺癌淋巴转移相关性研究、胆囊癌干细胞筛选和关键分子鉴定研究、转载miRNA-135a的纳米脂质体治疗胆囊癌的应用技术研究等。

3.甲状腺及乳腺专业组的主要研究方向:(1)乳腺癌综合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乳腺癌及癌前期病变多种诊断方法的优化对比研究、负载HER2多肽的DCIK-P细胞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抗原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研究、乳腺癌同期保乳手术的临床前瞻性研究、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等。(2)乳腺癌基础研究:乳腺癌EMT相关microRNA的鉴定和靶点筛选、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耐药机制研究等。(3)甲状旁腺移植的研究。

4.微创专业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气腹对结直癌脏器转移影响的研究;腔镜微创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预测;淋巴示踪在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中的导向应用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盆腔神经丛的局部应用解剖研究;开放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循证比较研究以及麻醉科合作评估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腹壁疝修补术时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腹腔镜疝修补术安全性、可行性及经济性评估(2005年卫生部基金),性状可控丝素蛋白在生物组织修复中的应用(2006年国家863计划);三维丝素蛋白支架在腹壁疝修复中的机制研究;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的实验研究。并获得相关发明专利3项。

5.血管专业组的主要研究方向:(1)血管移植后内膜增生的发病机理及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卫生局课题资助:α(Ⅰ),α(Ⅲ)前胶元mRNA在自体静脉移植后内膜增生中细胞内定位研究、自体静脉移植后内膜增生与平滑肌细胞增殖研究、自体静脉移植后内膜增生与细胞外膜基质堆积研究、腺病毒介导p21基因转染抑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唑来膦酸对大鼠血管内膜增生中平滑肌细胞迁移抑制作用及β 整合素、 MMP9表达的影响研究,运用RNA沉默技术抑制Rab5蛋白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研究 (2)颈动脉斑块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外科干预优选方案临床研究(3)丝素覆膜材料表面微观形貌对支架成形术后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再生修复的影响机制研究(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项目)(4)低阈电刺激辅助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症研究。

【教学情况】

普外科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教学与基础医学教学工作,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多名。2010年开始,该专科住院医师培养纳入“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接受全市统一的专业培训。陈宗祐教授兼任上海市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华山医院外科培训基地主任。华山外科基地是上海市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首批入选培训部门和考点,包括普通外科 、骨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显微外科、运动医学科等专业。从2010年开始招收学员以来,外科基地紧紧围绕组织管理(教育部门负责)和临床技能训练(外科基地负责)两条主线,执行“严进严出”的管理理念,严格遵守市卫生局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要求。本科生、科研型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入选进入该专科后,进行3年的相关科室轮转,包括普外科、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病理科、影像医学科等;临床型硕士需要安排2年不同专科轮转培训;临床型博士则需要1年时间完成基地训练,通过科室考评、专业理论考试、临床能力测定等综合测试者方可出基地。对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毕业者,进入该专业科室后,将通过博士学位的攻读加强他们的培养。住院医师在胃肠、血管、微创、甲乳、肛肠、肝胆、胰腺等亚临床专科之间每半年轮转1次,每周三下午组织1-2名住院医师作文献阅读报告,包括临床新技术新理念和相关科研新进展。规定住院医师每年至少写一篇文献综述或论文。此外,还将通过参加全国专业会议及各类学习班等方式加速他们的成长。在晋升主治医师前需完成总住院培训工作,采用24小时值班制,每3天1次值班,培训时间为1年,负责外科急诊、会诊、参加急救等工作。该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考核合格率100%。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冠名的医院,1992年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单位,是国内最著名、最具国际化特征的医教研中心之一,也是全国首家通过JCI认证的部属公立医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医院有总院、东院、北院、西院(在建)共四个院区,核定床位2692张,拥有临床科室和专业40个。2016年门急诊量逾430万人次(全国及世界各地患者占一半以上),出院病人9万余人次,手术6万余人次。拥有职工4000余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专家500人,拥有院士3名、长江学者5名、国家杰青5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千人计划”学者4名;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37名、上海市级主任或副主任委员62名,医疗技术力量雄厚,著名专家云集。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10个——神经外科、手外科、神经病学、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泌尿外科、肾病科、心血管科、影像医学和核医学、普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骨科、护理专科、检验科、重点实验室(手外科)、重点实验室(抗生素)、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手外科、神经内科、中医专业(肺病)、皮肤科、泌尿外科、肾病科、外科、消化科、肿瘤科、感染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老年疾病;卫生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3个--抗生素临床药理、手功能重建、周围神经显微外科;上海市临床质控中心7个——临床药事、神经内科、皮肤科、激光治疗、核医学、职业病诊断、神经外科;设有1个WHO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3个卫生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各类研究所、中心近20个。医院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除购置一般的诊疗设备外,还引进不少国际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如高清PET/CT、3.0术中磁共振、射波刀、伽马刀、256排CT、SPECT、DSA、电子束成像系统(EBIS)、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氨气刀、超声刀、X-刀、震波碎石机、直线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仪器,使华山医院医疗设备达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26个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硕士点全覆盖;120余名博士生导师、150余名硕士生导师,近三年培养硕博生近600余人,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每年主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近110项,招收学员及进修生近600人。科研力量雄厚,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33项、“973”首席4项、“863”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牵头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部市级以上项目480余项,发表论文2400余篇,其中SCI论文1361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10余项。二十世纪初华山医院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缔结为姐妹医院,成为哈佛医学院在世界上的第15家联合医院。来自哈佛医学院的教授和医生在华山医院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讲座;医院通过遴选,派出年轻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赴哈佛接受培训。此外,医院还与Mayo Clinic、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维也纳医科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院校深入合作,引进国际最高水准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医院的实力与品牌。在打造国际化精品医院的同时,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华山”在2014年亚信峰会、2012伦敦奥运会、F1中国大奖赛、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短道速滑世锦赛、NBA季前赛、V8房车、MOTOGP、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2010世博会等国际赛事、大型活动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等重要外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各级领导与国际相关运动协会官员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华山医院前身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由中国红十字会发起人沈敦和先生负责筹资建造,现为中国红十字会冠名的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自建院以来,华山医院始终高举红十字旗帜,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铭刻在百年的发展轨迹上。特别是近年来,医院的救援队伍先后在汶川地震救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最高荣誉),世博医疗保障(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参与世博先进集体”称号),菲律宾地震救援(建国以后第一次国际红十字救援),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特别支持奖”),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中国红十字会三支国家级救援队挂靠单位之一),救助贫困患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公益属性突出,社会效益显著。医院注重内涵质量建设,彰显人文关怀,体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全体华山人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扬“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沿着公益性方向积极投身新一轮医改,坚持内涵建设与品牌拓展并重,向着国际化精品医院的目标大步奋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第二冠名:上海国际医院)坐落在上海浦东金桥地区,毗邻碧云国际社区,距浦东国际机场25公里,周边交通发达,多座浦江大桥和数条越江隧道直通中心城区,于2006年4月28日正式开业。华山东院占地近50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除了拥有Cyberknife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外,DSA、MRI、CT、彩色多普勒等医疗设施也一应俱全。拥有住院床位200余张,监护室床位40张,诊疗科目设有皮肤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射波刀治疗中心、普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运动医学科、感染科、心内科、呼吸科、中西医结合科、整形外科、静脉导管护理、妇科、普外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学科,并开设健康管理中心和名医工作室及国际部等;2010年8月始与和睦家合作开设的国际门诊有:全科、儿科、妇科、内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皮肤科、消化科、心理科。东院作为碧云国际社区的配套医疗机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碧云国际社区及周边外籍人士的就医问题,是一所以特需服务为主的综合性国有公立医院,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名医工作室专家预约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作为上海市政府“5+3+1”医疗服务实事工程,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上海北部城郊居民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华山北院坐落于宝山顾村地区,占地98490m2,核定床位600张,编制职工800名。设有内、外、妇、儿、中等临床与医技科室共38个。医院全新配置了MRI、CT、DSA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医疗质量、学科发展、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传承母院特色,华山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感染科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均在北院开设,且学科骨干、管理团队均由母院派遣。此外,还引进了资深妇产科团队、加入“复旦儿科医联体”,完善了学科设置与布局。华山北院作为上海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在医院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总会计师派遣制;执行药品“零加成”,实现医药分开;建章立制,以定期耗材点评、推行试剂管理平台等做好成本控制;与母院视频交班,各类质控管理与华山同步进行;移动医疗、护理工作站全面应用;急诊、ICU一体化管理、推进急诊分级分诊制度;通过适当延长门诊医生的接诊时间,以诊间预约、APP掌上医院等方式完善全预约制度等服务流程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使郊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大大缓解了上海市西北地区三级医院紧缺的现状,为完善市、区医疗卫生布局做出了贡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临床医学中心(西院)选址于虹桥国际交通枢纽,出入上海的民航、铁路、轨交、客运均汇聚于此,是连接长三角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和一千多个小城镇的交通要冲。西院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3万m2,建筑主体由门诊、急诊急救、医技、住院、科研办公五部分组成,拟形成影像检验中心、放化疗中心、手术中心、康复中心、信息中心五大功能区块,配套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设总床位数800张。西院的建成,不仅将有助于满足周边居民的就医需求、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患者,更可以在公益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华山医院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标志性医院,从而彰显部属医院的实力,体现医疗国家队的作用。
总院 浦东院区 江苏路分部 虹桥院区 伽玛分院
推荐阅读
风心病的发病原因​
2025-07-27 15:46:42
风心病的发病原因​
经常腰痛用粗盐袋热敷能管用吗
2025-07-26 17:42:18
经常腰痛用粗盐袋热敷能管用吗
基孔肯雅热康复后关节功能能恢复吗?
2025-07-25 10:59:50
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哪些症状
2025-07-25 09:54:40
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哪些症状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