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是以恢复受损功能为目标,借助于各种康复治疗、训练和辅助手段和器具,促使各种原因导致身心功能障碍的伤病患者和残疾者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功能得到尽可能多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的医学专科。它针对的不仅是疾病本身,更是疾病后身体功能、个体活动功能和社会参与功能的改善。

基本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是一个具有50余年的悠久历史的学科。早在1957年华山医院就创建了国内首批医疗体育治疗室(现今康复医学科前身),在我国康复医学创始人之一范振华教授的领导下,开展以运动系统伤病康复为主的综合康复医疗工作,同时也是国内最早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的硕士点之一。1984年成立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为国内综合医院中第一批建立的康复医学专科,由范振华教授任主任。1999年成立康复医学科,由胡永善教授任主任、吴毅教授任副主任。2010年由吴毅教授任康复医学科主任,朱玉连副主任治疗师和白玉龙副教授任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目前主要开展以骨关节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伤病为主的综合性康复医疗工作,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 (ST)、娱乐治疗(RT)、吞咽障碍治疗、支具矫形器、针灸和推拿等现代康复治疗与中国传统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为特色,诊治的患者不仅包括全国各地的患者,还有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患者。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规范化康复治疗流程、人性化的康复治疗环境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多次被评为华山医院先进集体、上海市康复治疗质控中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2012年度最佳专科排名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排名,位列全国第三位;2013年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康复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以 “全心全意为患者康复治疗”为宗旨,以科研为先导,以团结协作的康复医疗团队为基础,开展华山医院本部住院康复治疗和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手外科、骨科、运动医学科、老年科、高等病房和外宾病房等相关病房内早期床边康复训练和治疗,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协作,按照国外现代康复治疗的模式,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康复治疗,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恢复机体功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临床康复医疗工作包括门诊康复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院、华山医院北院和华山医院永和分院)和住院康复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本部、华山医院北院和华山医院永和分院),康复住院床位达245张,具有齐全的现代化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设备,康复治疗的环境注重人性化,从心理上给予患者亲切感。开展的项目以现代康复治疗为主的综合性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 (ST)、娱乐治疗(RT)、吞咽障碍治疗、心理治疗、支具矫形器等,以及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中药熏蒸疗法等,还拥有现代化的高压氧舱治疗。

主要收治的病种包括

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死、珠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后或术后、脑瘤术后、脊髓炎、脊髓肿瘤术后、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症)、帕金森病或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截瘫)、小儿脑瘫、产瘫术前术后(臂丛神经损伤)和面瘫等;

骨关节系统疾病:骨折术后、关节脱位后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障碍、运动损伤(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软骨损伤)、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骨关节炎、脊柱侧弯、截肢、颞颌关节紊乱,以及各种手外伤后或手外伤术后功能障碍等;

内科疾病康复: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肥胖症等;

其他疾患: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步态不稳、平衡困难等。

康复医学科专家门诊时间:每位专家除了在华山医院总院专家门诊外,还分别在华山医院北院和华山医院永和分院、华山医院康复分中心(如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天山中医医院康复分中心和华山医院宝山仁和分院)有半天或整天的专家门诊。各位专家具体门诊时间请以各分中心每月的门诊设置为准。

华山医院本部:设有康复医学专科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和周六上午)、专家门诊(周一至周五上午)、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和住院康复治疗服务,地址: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

华山医院永和分院:设有康复医学专科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门诊康复治疗(周一至周五全天)和住院康复治疗服务,地址:闸北区交城路100号

华山医院北院:设有康复医学专科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门诊康复治疗(周一至周五全天)和住院康复治疗服务,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镜泊湖路518号(1号门) 陆翔路108号(2号门)

对外交流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康复医学系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康复医学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每年邀请美国华盛顿大学和(或)纽约州立大学的康复医学专家到沪讲学和指导。自1999 年,已先后有胡永善教授、吴毅教授、白玉龙副教授、李放副教授和宋凡副教授等近12位康复医师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康复医学中心或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进修半年,上述人员均获得美国临时行医执照。胡永善教授重点学习美国现代康复医学新技术;吴毅教授重点学习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技术;白玉龙副教授重点学习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技术;李放副教授重点学习肌痉挛的康复管理和治疗,以及肉毒素的注射改善肌痉挛新技术;宋凡副教授重点学习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技术。目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主治医师以上的相关医务人员大部分已有在美国康复医学中心进修学习经历。此外,康复医学科室特别注重康复治疗师队伍的培养,近十年来分别派送到香港复康会麦理浩复康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日本秋田大学、日本女子大学等康复机构进修学习。目前派出人员均已学成回国。回国后他们将国外先进的康复管理和康复治疗技术等带回科室,提高了科室的整体的康复医疗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

科室特色

1.运动疗法:科室范振华教授在国际上首创和设计制备方盘关节量角器及关节功能治疗系列产品牵引器械,利用该项运动疗法已治疗各种关节活动障碍患者数千人次,获得满意效果。同时该项研究成果,已在全国多家康复医疗单位应用和推广应用。 1994年该项研究通过专家组的成果鉴定为“国际首创”,1995年获得上海市科研进步三等奖。运用运动疗法、传统医学和理疗相结合,形成治疗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骨关节炎、脊柱侧弯等疾病有特色。

2.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承担了上海市重点医学课题“急性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治疗”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开展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脑卒中后患者进 行长达6个月的连续康复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在此基础上,2001年11月已申请到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急性脑血管疾病三级康复方案的研究”。华 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作为领头单位,联合全国二十家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省级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联合攻关,已总结出一套脑卒中后偏瘫的规范治疗方案和实用技术。2007年8月吴毅教授主持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研发4种针对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设备,该治疗仪器将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目前在国内康复医学科进行推广应用。

3.脑外伤后的康复治疗:科室已有2名教授在美国学习颅脑外伤康复治疗的技术,已成功康复治疗了多名严重颅脑外伤或脑部术后长期昏迷的患者,如东方航空公司的李小姐、大连的国防部爱兵英模朱同志和哈尔滨的公安部二级英模何同志等。同时在康复治疗颅脑外伤引起的昏迷、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及步态困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4.脊髓损伤的康复:有多名教授在美国学习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技术,已成功康复治疗了多名严重脊髓损伤患者。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开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气压治疗、起立床、电刺激、针灸、推拿、高压氧,同时配合营养神经类药物,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控制大小便。

5.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该课题为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通过不同方式的肌力训练,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重点是膝关节骨关节炎,改善患者的肌力功能。 2001年通过专家组评审,该项研究达到国内领先。主编《骨科康复医学》一书,并主编了卫生部规划视听教材二部:《关节炎康复》与《康复治疗—物理疗法》。目前科室已引进世界先进的骨关节炎支具、其他支具及假肢。

6.儿童康复: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设有针对脑瘫、产瘫(臂丛神经损伤)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的儿童康复。

7.手外伤的康复: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各类手外伤、手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

8.糖尿病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和临床观察研究:该项目曾4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糖尿病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将该项研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9.等速肌力训练与评定技术:运用等速肌力测试及训练仪,开展等速肌肉功能测试和训练技术系列研究,对改善各类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缩、关节活动障碍,恢复骨关节疾病的肢体功能有明显疗效。1999年该项研究通过专家评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上海医科大学科学进步奖。

10.肉毒毒素注射:自1999年开始,开展肉毒毒素注射,在肌电图定位器的引导下,进行肌肉靶点注射,缓解肌肉痉挛,改善患者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如颅脑外伤、脑血管病、脑瘫、病毒性脑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变性脱髓鞘性脑病和脊髓损伤等疾病,引起的肢体痉挛、肌张力异常增高、面肌痉挛、痉挛型斜颈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1.规范的康复评估系统: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已经形成规范的康复评估系统,能够独立开展脑血管病评估系统,脊髓损伤评估系统和骨关节疾病评估系统,以及手功能评估系统。

康复医学科人员组成

康复医学科已形成人员配套齐全、结构合理的康复医学学术梯队,包括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治疗师1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6人、主管治疗师3人、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20人,针灸推拿师6人,康复护士20余人。

科研情况

科研工作是临床工作的基础和先导,通过科研工作提高临床康复治疗的疗效,使康复治疗更具有科学性、有效性。近年来,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的科学研究涉及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糖尿病康复、周围神经伤病康复、骨关节伤病康复等多个临床领域,其中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2项、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项、卫生部基金课题3项、上海市科研基金课题 1项、国际合作课题5项,共计各项课题20余项。由胡永善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急性脑血管疾病三级康复方案的研究”是组织国内20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国家级攻关课题。2007年吴毅教授承担的国家科技部 “863 计划”项目“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研发了“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智能运动训练与生物反馈治疗仪”,“脑血管病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仪”,“计算机言语及认知障碍诊疗系统”,“下肢闭链式分离反馈训练仪”等康复治疗产品。近年来在医学期刊发表科研和临床论文约200篇,其中SCI收录18 篇,申请各种专利34 余项,已经授权10项。主编康复医学著作9部,参加编写康复医学著作10部。科室曾前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上海市医学二等奖1项,上海医科大学科技奖2项、全国优秀论文奖4项。

研究生和进修医师、实习学生教学概况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目前承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设置“康复医学”本科课程。目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已建立“康复医学与运动医学系”,由胡永善教授任系主任。此外,还先后承担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 “康复医学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康复学”等康复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硕士点是国内第一批批准的硕士点之一,目前也是康复医学与理疗专业硕士点。胡永善教授是上海地区第一位康复医学博士生导师,2004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有2位博士生导师,可以进行博士生和博士后培养工作。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生6名,出站博士后1名,在读硕士博士10名,在站博士后1名。科目前拥有两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连续十余年在全国各地举办国家级“康复医学新技术”和“急性脑血管疾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的推广”的继续教育讲习班,进行了康复医学技术和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的三级网络的建设和推广宣传,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

康复医学科每年还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师和治疗师的进修学习近50名,同时每年接受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和温州医学院等近10所院校康复治疗专业近50名学生的实习。另外,每年接受来自瑞典、澳大利亚、美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康复医学治疗师和住院医师的实习和参观学习。

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教学概况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复旦大学的教学医院,具备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医院本部住院康复病床和其他四个康复医疗服务分中心拥有住院康复病床共计达三百余张,收治康复病种广泛,所开展的康复治疗项目齐全,康复治疗模式规范,因而早在2002年就被国家卫生部定为首批被康复医学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也被确定为上海地区首批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始对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进行改革,制定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大纲,实施临床技能的考试,其目的是提高临床住院医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0年后上海地区启动上海地区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工程,康复医学专业作为19个临床类培训专业之一,华山医院康复医学基地首批入选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志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基地2010年招收5名基地学员,2011年招收6名基地学员,2012年招收8名基地学员,2013年招收5名基地学员,共计招收24名基地学员。学员进入该专科后,首先进行1年的相关科室轮转,包括神经内、外科、骨科、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和急诊科等。后两年住院医师在4个亚临床专科、儿科康复、物理治疗组、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组等之间轮转,每周四有1-2名住院医师作文献阅读报告,规定住院医师每年至少写一篇文献综述或论文。此外,还组织学员参加全国专业会议及各类学习班等,促进他们的成长。康复医学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考核合格率100%。2012和201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5名康复住院医师。其中2012年有一名住院医师获得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称号。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冠名的医院,1992年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单位,是国内最著名、最具国际化特征的医教研中心之一,也是全国首家通过JCI认证的部属公立医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医院有总院、东院、北院、西院(在建)共四个院区,核定床位2692张,拥有临床科室和专业40个。2016年门急诊量逾430万人次(全国及世界各地患者占一半以上),出院病人9万余人次,手术6万余人次。拥有职工4000余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专家500人,拥有院士3名、长江学者5名、国家杰青5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千人计划”学者4名;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37名、上海市级主任或副主任委员62名,医疗技术力量雄厚,著名专家云集。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10个——神经外科、手外科、神经病学、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泌尿外科、肾病科、心血管科、影像医学和核医学、普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骨科、护理专科、检验科、重点实验室(手外科)、重点实验室(抗生素)、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手外科、神经内科、中医专业(肺病)、皮肤科、泌尿外科、肾病科、外科、消化科、肿瘤科、感染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老年疾病;卫生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3个--抗生素临床药理、手功能重建、周围神经显微外科;上海市临床质控中心7个——临床药事、神经内科、皮肤科、激光治疗、核医学、职业病诊断、神经外科;设有1个WHO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3个卫生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各类研究所、中心近20个。医院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除购置一般的诊疗设备外,还引进不少国际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如高清PET/CT、3.0术中磁共振、射波刀、伽马刀、256排CT、SPECT、DSA、电子束成像系统(EBIS)、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氨气刀、超声刀、X-刀、震波碎石机、直线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仪器,使华山医院医疗设备达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26个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硕士点全覆盖;120余名博士生导师、150余名硕士生导师,近三年培养硕博生近600余人,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每年主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近110项,招收学员及进修生近600人。科研力量雄厚,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33项、“973”首席4项、“863”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牵头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部市级以上项目480余项,发表论文2400余篇,其中SCI论文1361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10余项。二十世纪初华山医院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缔结为姐妹医院,成为哈佛医学院在世界上的第15家联合医院。来自哈佛医学院的教授和医生在华山医院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讲座;医院通过遴选,派出年轻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赴哈佛接受培训。此外,医院还与Mayo Clinic、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维也纳医科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院校深入合作,引进国际最高水准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医院的实力与品牌。在打造国际化精品医院的同时,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华山”在2014年亚信峰会、2012伦敦奥运会、F1中国大奖赛、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短道速滑世锦赛、NBA季前赛、V8房车、MOTOGP、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2010世博会等国际赛事、大型活动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等重要外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各级领导与国际相关运动协会官员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华山医院前身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由中国红十字会发起人沈敦和先生负责筹资建造,现为中国红十字会冠名的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自建院以来,华山医院始终高举红十字旗帜,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铭刻在百年的发展轨迹上。特别是近年来,医院的救援队伍先后在汶川地震救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最高荣誉),世博医疗保障(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参与世博先进集体”称号),菲律宾地震救援(建国以后第一次国际红十字救援),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特别支持奖”),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中国红十字会三支国家级救援队挂靠单位之一),救助贫困患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公益属性突出,社会效益显著。医院注重内涵质量建设,彰显人文关怀,体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全体华山人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扬“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沿着公益性方向积极投身新一轮医改,坚持内涵建设与品牌拓展并重,向着国际化精品医院的目标大步奋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第二冠名:上海国际医院)坐落在上海浦东金桥地区,毗邻碧云国际社区,距浦东国际机场25公里,周边交通发达,多座浦江大桥和数条越江隧道直通中心城区,于2006年4月28日正式开业。华山东院占地近50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除了拥有Cyberknife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外,DSA、MRI、CT、彩色多普勒等医疗设施也一应俱全。拥有住院床位200余张,监护室床位40张,诊疗科目设有皮肤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射波刀治疗中心、普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运动医学科、感染科、心内科、呼吸科、中西医结合科、整形外科、静脉导管护理、妇科、普外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学科,并开设健康管理中心和名医工作室及国际部等;2010年8月始与和睦家合作开设的国际门诊有:全科、儿科、妇科、内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皮肤科、消化科、心理科。东院作为碧云国际社区的配套医疗机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碧云国际社区及周边外籍人士的就医问题,是一所以特需服务为主的综合性国有公立医院,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名医工作室专家预约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作为上海市政府“5+3+1”医疗服务实事工程,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上海北部城郊居民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华山北院坐落于宝山顾村地区,占地98490m2,核定床位600张,编制职工800名。设有内、外、妇、儿、中等临床与医技科室共38个。医院全新配置了MRI、CT、DSA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医疗质量、学科发展、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传承母院特色,华山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感染科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均在北院开设,且学科骨干、管理团队均由母院派遣。此外,还引进了资深妇产科团队、加入“复旦儿科医联体”,完善了学科设置与布局。华山北院作为上海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在医院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总会计师派遣制;执行药品“零加成”,实现医药分开;建章立制,以定期耗材点评、推行试剂管理平台等做好成本控制;与母院视频交班,各类质控管理与华山同步进行;移动医疗、护理工作站全面应用;急诊、ICU一体化管理、推进急诊分级分诊制度;通过适当延长门诊医生的接诊时间,以诊间预约、APP掌上医院等方式完善全预约制度等服务流程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使郊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大大缓解了上海市西北地区三级医院紧缺的现状,为完善市、区医疗卫生布局做出了贡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临床医学中心(西院)选址于虹桥国际交通枢纽,出入上海的民航、铁路、轨交、客运均汇聚于此,是连接长三角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和一千多个小城镇的交通要冲。西院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3万m2,建筑主体由门诊、急诊急救、医技、住院、科研办公五部分组成,拟形成影像检验中心、放化疗中心、手术中心、康复中心、信息中心五大功能区块,配套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设总床位数800张。西院的建成,不仅将有助于满足周边居民的就医需求、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患者,更可以在公益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华山医院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标志性医院,从而彰显部属医院的实力,体现医疗国家队的作用。
总院 浦东院区 江苏路分部 虹桥院区 伽玛分院
推荐阅读
茶醉会出现哪些症状
2025-06-30 15:41:21
茶醉会出现哪些症状
颈椎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是什么
2025-06-27 11:37:07
颈椎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是什么
2岁的宝宝耳膜破了能自愈吗
2025-07-02 08:23:04
2岁的宝宝耳膜破了能自愈吗
鼻中隔偏曲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吗
2025-06-28 08:55:35
鼻中隔偏曲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