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榜·样】刘霞:四十年护理路 一盏明灯暖人心

  刘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发展中心主任,曾任我院泌尿外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从桃李年华到花甲之年,她为北大医院护理事业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四十载,她是北大医院护理人心中温柔明亮的霞光。

  四十年如一日,她从“普通护士”到“护理管理者”,从“美丽天使”到“首都杰出护理工作者”,从“护理专业开拓者”到“护理学术引领者”,曾担任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护理学会泌尿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是北大医院护理人眼中的厚道榜样。

  一、深耕护理,以无尽热爱铸就希望之光

  在泌尿外科护理领域,刘霞是患者心中的守护者,也是护士眼中的好护士长。多年来,她始终深耕一线,践行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医院病房是个病痛与希望交织的地方,曾有一位泌尿系结石患者因病情危重、疼痛剧烈而一度出现精神症状,对医护人员打骂推搡,家属情绪也十分激动。面对突发状况,刘霞在关键时刻主动承担了病人的护理工作:她耐心与家属沟通病情、安抚患者情绪,在日常的护理中仔细为患者梳理头发、擦拭身体、更换衣物,用细致入微的关怀化解了对立情绪。在刘霞的精心护理之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家属也改变了态度。出院时,这位患者紧紧握住了刘霞的手:“在我最痛苦的时候,谢谢您给了我坚持治疗下去的勇气。”这段特殊的情缘并未就此结束,原本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因刘霞对护理工作的尽职尽责而结缘,她与这位患者的情谊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二、默默坚守,以无私奉献诠释护理榜样

  疫情期间,刘霞在临床一线推动各项防控工作落实,提出对医院病区实施分级管控,出色保障了病区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她又带领护理团队制定“疫情防控管理”与“日常护理质量管理”双线管理方案,创新性提出了落实管好大门、管好陪住、管好探视、管好感控的“四好”管理原则,实现了组织架构管理-零缺口、网格化管理-零死角、零容忍管理-零发生、“三基三严”管理-零遗漏、不良事件管理-零漏报的“五个零”管理目标,确保防控到位。

  刘霞还牵头组织北大医学部附属医院的护理专家,历经一年半的努力,精心编撰《北京大学医院医疗管理制度》护理版块制度,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为全国医院护理管理提供借鉴参考。在支援国家护理事业发展上,她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内蒙古、山西、广西等地的多家医院,扎实开展护理帮扶。2010年至今,直接惠及20多家医院和千余名护士,为国家护理事业发展贡献了北大医院力量。

  三、精进专业,以明媚仁心播撒人文关爱

  护理工作繁杂而“琐碎”,科学的管理就显得尤为关键。刘霞秉持“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严格的爱”的理念,不断完善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她也高度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带领团队参与患者服务改善项目,并在护理部的领导下稳步推进“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十大目标”、“321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及“每小时巡视”等方案,有力促进了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

  在她与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北大医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013年、2016年和2018年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均为综合医院第一;护理部自2018年起,连续六年在国考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保持满分的佳绩,也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医院”以及“加强人文关怀优质服务示范科室”称号。

  四、创新探索,以智慧汗水书写发展新篇

  从“传统照护”到“科学管理”,她以革新为翼;从“经验管理”到“智慧领航”,她以专业为尺,用数据思维解决临床难题,重新定义了护理管理的精度。刘霞指导或参与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案例,屡获行业重磅奖项:2020年中国医院管理奖金奖,2021年中国医院管理奖金奖、银奖、铜奖,2020年全国“护理管理创新奖”卓越奖等奖项。2021年,刘霞作为共同获奖人之一荣获第七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为北大医院护理工作的荣誉殿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刘霞的带领下,医院的护理发展也成效显著,先后获评多项市级和国家级重要荣誉。刘霞引领的一系列变革,赋予了护理工作契合时代发展的全新定义,也推动护理事业迈向更高峰。

  从临床一线到管理岗位,她用专业筑起生命防线,以人文浸润护理底色,将“冰冷制度”化作“温暖力量”,书写着新时代护理管理者的担当。“护理管理不是管‘事’,而是护‘人’——让患者成为有尊严的治疗者,让护士成为有温度的照护者。”这或许正是刘霞用40年的时间对南丁格尔精神最深刻的诠释:用专业守护生命,以仁心照亮人间

  (护理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用于信息传递,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联系处理!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始建于1915年2月15日,坐落在首都北京的老皇城脚下、北海公园旁,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公共卫生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引领临床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全国高水平医院之一。医院传承“厚德尚道”的院训精神,以“做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准原点”为愿景,始终将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宗旨。北大医院前身为北京医科专门学校附设诊察所,后陆续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校附属医院、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1946年,医院随北平大学医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由此得名“北大医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设立北京医学院,后又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医院随之先后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再次合并,医院随之更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百余年来,北大医院拥有着一批国内的首创专业学科以及在我国率先开展的诊疗技术,如国内首创儿科教研室(1929年)、泌尿外科(1946年)、肾脏病专业(1950年)、综合医院心血管病房(50年代)、小儿外科(1950年)、儿科神经专业(1961年);建立全国最早的麻醉科实验室(1961年)、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所(198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改进静脉麻醉(1951年)、宫颈癌根治术(1951年)、先心手术(50年代)、分娩镇痛(1955年)、肾移植手术(1960年)、人工晶体植入术(1983)、冠心病介入性治疗(1986年)、胸腔镜手术(1992年)、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1992年)、微创切口肺移植(2005年)、经皮心室重建术(2013年)等;研制我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1984年)、第一台自体血液回收机(1990年)等,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国家队医院,医院党委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以担当作为奋力推进医院实现新跨越、新发展,擘画出北大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医院多年来硕果累累、荣誉满载,受到广泛认可。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首都劳动奖状、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北京大学先进党委、北京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妇产科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儿科二病房、泌尿外科病房、妇产科产一病房、急诊抢救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等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和“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称号。北大医院学科齐全,综合实力居于国内前列、国际一流,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整体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范围。现有4个教育部重点学科(牵头),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牵头),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牵头),7个教育部重点学科(参与);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9次,覆盖25个学科;2022年度中国医院声誉排行榜中,1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5个学科排名前五、9个学科排名前十。在领军人才建设方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团队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长江学者特聘/特岗教授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人、科技部领军人才/团队6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31人。北大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医疗服务。设有39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共有71个病区,开放床位2259张。2023年度,门、急诊量324万人次,出院患者11.2万人次,手术近4.6万余例,平均住院日5.4天。开展疑难危重患者的MDT诊疗,设有MDT团队53个,囊括肿瘤、心血管疾病、卒中、代谢疾病、重症、罕见病等各领域,年会诊疑难病历超过2000人次。医院积极拓展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探索医疗新技术,年度手术机器人超过千台,实现跨海超远程机器人手术。2023年12月18日,医院大兴院区正式投入使用,编制床位1200张,预计日门诊量达5000—6000人次/日。大兴院区秉持“大专科、小综合”发展理念,打造以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医学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内镜治疗中心、急危重症抢救中心为战略支撑点的学科群。北大医院因医学教育而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1977 年至今,医院累计培养本科生 3300 余人,研究生 4000 余人,其中包括硕士 2000余人、博士 2000余人。作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自2005年至今,累计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1100余人。现有本科生同期在院440余人,研究生同期在院740余人,毕业后继续教育900余人。设有20个教研室、18个住培基地、35个专培基地,现有博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24个,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医院推动教学创新,以培养临床医学生胜任力为导向,开展器官系统整合的课程体系创新,PBL、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创新,形成性评价、ePortfolio等评价模式创新。北大医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现有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和第一批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项目单位,拥有药物临床试验专业34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26个。依托国家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项目,搭建生物样本库、研究型病房、交叉研究平台、大数据AI平台等,形成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临床研究为一体的创新平台。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位列第14位,其中1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6个学科排名前十、9个学科排名前二十。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省部市、校级和横向课题,以及临床试验合计2300余项,经费约16亿元,其中纵向课题超9亿元。累计发表论文6000余篇,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3000余篇,其中部分发表在包括《Nature》、《New Engl J Med》、《JAMA》、《BMJ》等国际顶级期刊上。获国家、教育部、北京市、中华医学会等科技成果奖70项,其中国家及部委级奖项12项。北大医院勇于承担“国家队”使命任务,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贯彻落实援疆、援藏工作,承担国家医疗队赴山西省巡回医疗任务,对口帮扶永和县人民医院、临泉县人民医院、兰考县中心医院等三家县级医院,开展北京市城乡对口支援,参与城市二三级医院到农村地区巡诊。获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等两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与密云区人民政府、临泉县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大学医院、贵州茅台医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双方自主性合作意愿项目。北大医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凝练百年历史与硕果,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与时代同行的北大医院人将继续传承“厚德尚道”院训,追求“水准原点”愿景,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一院多区”战略布局,向着世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总体目标迈进。
医院官网 https://www.pkufh.com/
推荐阅读
白带呈黄绿色是怎么回事
2025-07-29 16:36:05
白带呈黄绿色是怎么回事
中间帆腔囊肿严重吗
2025-07-30 16:55:35
中间帆腔囊肿严重吗
乳房和乳头痛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2025-07-31 15:28:27
乳房和乳头痛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乳牙蛀牙要补吗
2025-07-30 16:33:47
乳牙蛀牙要补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