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北大医院神经外科建于1978年。开科时床位数为25张,经过逐步发展,不断增加床位、补充人员和设备,目前不仅发展到36张床位,而且配备了蔡氏手术显微镜、神经内窥镜系统、超声吸引器、立体定向仪、视频脑电图、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仪、C型臂、高速气钻等现代先进专业设备。

198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从天坛医院聘请国内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王象昌教授来领导神经外科工作,使科内的临床工作在质量和数量上有明显的提高,显微外科技术逐渐成熟。我科较早就开展的显微外科手术如:经蝶入路垂体腺切除术、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立体定向外科技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脑血管畸形手术;在国内率先应用内窥镜行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并取得良好效果;1997年开展的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至今经治疗的患者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神经外科是最早在国内开展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和引进神经内窥镜的单位之一。80年代以来,神经外科不断地派人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进修学习,回国后积极开展各种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术技术不断完善,理念不断更新,紧跟国际前沿,临床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学术氛围逐渐活跃,不断有欧美日等国专家来访问﹑讲学及手术。科室发展至今,形成了手术策略科学化、个体化,手术适应症掌握严格、恰当,手术技巧稳健、轻快,手术效果好的风格。科室本着稳定、扩展、细化、求新的原则继续前进。现神经外科除了开展常规神经外科手术如:垂体腺瘤、脑膜瘤、各种恶性胶质瘤、脑积水、脊柱脊髓疾病手术等;还可进行各种复杂疑难的颅底肿瘤、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缺血搭桥手术、颈动脉狭窄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复杂的脊柱脊髓疾病手术。

现神经外科拥有正教授5位,副教授2位,其中博士导师一名,硕士导师4名;培养了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承担了或协助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科委的重大项目。每年参加国际﹑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在大会发言,扩大了科室的声誉和影响,提高了学术水平。

北大医院神经外科主要专业特色

一、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是国内较早开展的单位,手术技术成熟,手术并发症少,除了常规显微手术外,还包括如下特色手术:

1)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

较早就开展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综合治疗,先采用手术显微手术在保留神经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术后采用经静脉或介入技术动脉超选择化疗并结合放疗为特色的综合治疗,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有效地提高生存期。

术前显示右额极胶质瘤伴瘤周水肿。

术中显示肿瘤以及肿瘤切除后照片。

术后MR显示肿瘤全切除。

2)脑膜瘤: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熟练地切除不同部位和大小的肿瘤,手术并发症少,肿瘤复发率低。脑膜瘤术前予以颗粒栓塞供瘤血管,极大地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的全切率和安全性。颅底脑膜瘤是一种手术切除难度较高的肿瘤。我科有颅底解剖实验室的坚实基础,可为各种复杂的颅底脑膜瘤进行术前预演手术,个体化提供手术入路,增加患者手术全切除率和安全性。

术前MR检查显示前颅窝巨大脑膜瘤

术前CTA显示脑膜瘤血供丰富。

术中显微镜下脑膜瘤的切除

术后CT显示脑膜瘤全切除。

3)垂体腺瘤:

较早就开展了经单鼻孔经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微创手术或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巨大复杂地垂体瘤常规经开颅手术,效果较好。

4)听神经瘤: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熟练地切除不同大小的肿瘤,面神经解剖保存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术前显示右桥小脑角听神经瘤

术后显示右桥小脑肿瘤全切除。

二、侧颅底手术:

为国内较早开展该手术的单位之一,在鲍圣德教授的组织下,我科联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积极地开展侧颅底颅内、外沟通肿瘤这一高难度、复杂领域的手术,手术效果较好,开展例数和质量在国内领先。该项治疗技术多次在国际学术上进行交流,并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

术前MR显示肿瘤颅内外沟通并向右侧颅底侵犯。

术中肿瘤切除。

术后MR显示肿瘤全切除

三、脑血管病:

1)脑动脉瘤: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是一类治疗技术要求较高的疾病。我科曾派多人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学习动脉瘤的治疗,并与他们建立友好合作。如今可以完成大部分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结合神经内窥镜的运用提高了动脉瘤手术成功率;颅内动脉瘤栓塞的介入技术微创、有效,可成熟地运用多微导管、球囊辅助和支架辅助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我科具备了颅内动脉瘤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双重技术,为患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更适合的治疗方法。

2)缺血性脑血管病:

(1)颈动脉狭窄

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或颈动脉狭窄≥70%患者,国内外已证明手术干预有效,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可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

a. 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

与神经内科紧密合作积极开展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该手术我科开展较早,手术适应征掌握严格。手术在TCD和彩色超声的辅助下,选择性运用分流技术或补片技术,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再狭窄率低。

术中颈动脉切开和斑块的剥离

术中剥离的斑块

b.颈动脉狭窄支架术

自膨支架和保护装置的运用较大地提高该手术的安全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手术只在局麻下进行,微创,住院时间短,效果等同内膜剥脱手术。

(2)颅内血管狭窄

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因素,特别是亚洲人。国外已有大宗实验证实药物治疗对颅内动脉高度狭窄患者治疗效果欠佳,需要外科或介入治疗的干预来提高疗效。随着Wingspan在国内的引进和运用,可行颅内较复杂的支架置入手术,如: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手术。

(3)脑血管搭桥手术

脑血管搭桥手术是显微手术中最为精细的手术。手术者通常需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完成该项技术。我科有多人在国内外受过严格训练,能很好地完成该项手术。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如:颈动脉闭塞,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无法介入治疗,烟雾病等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经缺血评价后,可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治疗治疗,术后随访效果好。CT和MR室有先进的脑血流评价技术,为手术适应症提供准确的选择。

术前颈内动脉闭塞

颈外动脉造影

术后正侧位显示搭桥血管通畅,供应颅内缺血区域。

术前MR灌注评价右侧脑缺血。

术后MR评价右侧脑缺血明显改善

(4)烟雾病

神经外科科是国内较早开展烟雾病的手术治疗的单位。主要采用颞浅动脉贴敷术和搭桥手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对于年龄较少的患儿同时进行搭桥和贴敷手术,解决短期脑缺血和长期脑缺血的问题。对于出血性烟雾病,予以搭桥手术可以减少烟雾血管的生成,预防再次脑出血。

术前颈动脉造影显示颈内动脉颅内血管闭塞及烟雾血管形成

术前颈动脉造影显示颈外动脉无颅内代偿

术后显示搭桥血管和贴敷向颅内供血。

四、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20世纪80年代以来,神经介入治疗的发展使一些原本不能治疗的或者难治性疾病变得可以治疗或容易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神经介入治疗使脑血管病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发达国家的一些脑血管病治疗中心,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5年成立了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专业小组后,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得到良好的发展。可开展的介入治疗项目:

1)、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介入治疗,包括:急性脑梗死的动脉内溶栓治疗;

颈动脉狭窄支架术;椎动脉狭窄支架术;锁骨下动脉狭窄支架术;

颅内动脉狭窄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2)、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包括:可脱弹簧圈的可控性栓塞技术;球囊辅助栓塞技术;支架辅助的栓塞技术。

3)、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介入治疗:行NBCA胶栓塞;Onyx栓塞(最新的栓塞材料,具有很高的操作安全性)。

4)、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介入治疗:可脱球囊栓塞(经济,效果好);微弹簧圈栓塞;

Onyx栓塞。

5)、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栓塞治疗:Onyx栓塞(目前最好的方法)

6)、脑静脉系统血栓(CVT)的介入治疗: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静脉窦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型治疗。

7)、脊髓血管病的DSA检查和栓塞治疗。

五、脊柱脊髓手术:

为国内开展此类手术早、治疗效果好、方法多的单位。手术的种类:1)脊柱退形性变:颈、胸、腰段;2)椎间盘突出症:颈、胸、腰段;3)椎管内占位:脊髓髓外肿瘤、髓内肿瘤;4)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周动静脉瘘和髓内海绵状血管瘤。5)脊髓空洞症;6)先天性疾病:脊柱裂、脊髓栓系综合征。

六、小儿神经外科

新生儿、小儿等常见的脑积水,脊髓栓系,脊膜膨出,先天性脊柱裂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术前照片显示小儿骶尾一巨大膨起囊肿。

术前MR显示囊肿的结构。

术后显示囊肿全切除。

七、功能神经外科手术:

1)癫痫外科手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拥有国内顶尖脑电生理专家,能对癫痫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我科与这些专家紧密合作,严格、谨慎地选择病人,术中采用皮层电极定位,然后切除癫痫灶或相应的病变区域,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少。

2)疼痛治疗:主要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针对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3)面肌痉挛:本病主要是由面神经根受到异位的血管压迫所致,少数患者可由肿瘤或动脉瘤压迫所致。我科开展了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显微手术行面神经血管减压术,手术效果更好,手术成功率高。

八、神经内窥镜技术

为国内率先应用内窥镜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并取得良好效果。还采用内窥镜行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脑脓肿和颅内囊肿手术,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等治疗。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始建于1915年2月15日,坐落在首都北京的老皇城脚下、北海公园旁,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公共卫生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引领临床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全国高水平医院之一。医院传承“厚德尚道”的院训精神,以“做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准原点”为愿景,始终将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宗旨。北大医院前身为北京医科专门学校附设诊察所,后陆续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校附属医院、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1946年,医院随北平大学医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由此得名“北大医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设立北京医学院,后又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医院随之先后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再次合并,医院随之更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百余年来,北大医院拥有着一批国内的首创专业学科以及在我国率先开展的诊疗技术,如国内首创儿科教研室(1929年)、泌尿外科(1946年)、肾脏病专业(1950年)、综合医院心血管病房(50年代)、小儿外科(1950年)、儿科神经专业(1961年);建立全国最早的麻醉科实验室(1961年)、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所(198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改进静脉麻醉(1951年)、宫颈癌根治术(1951年)、先心手术(50年代)、分娩镇痛(1955年)、肾移植手术(1960年)、人工晶体植入术(1983)、冠心病介入性治疗(1986年)、胸腔镜手术(1992年)、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1992年)、微创切口肺移植(2005年)、经皮心室重建术(2013年)等;研制我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1984年)、第一台自体血液回收机(1990年)等,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国家队医院,医院党委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以担当作为奋力推进医院实现新跨越、新发展,擘画出北大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医院多年来硕果累累、荣誉满载,受到广泛认可。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首都劳动奖状、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北京大学先进党委、北京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妇产科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儿科二病房、泌尿外科病房、妇产科产一病房、急诊抢救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等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和“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称号。北大医院学科齐全,综合实力居于国内前列、国际一流,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整体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范围。现有4个教育部重点学科(牵头),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牵头),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牵头),7个教育部重点学科(参与);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9次,覆盖25个学科;2022年度中国医院声誉排行榜中,1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5个学科排名前五、9个学科排名前十。在领军人才建设方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团队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长江学者特聘/特岗教授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人、科技部领军人才/团队6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31人。北大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医疗服务。设有39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共有71个病区,开放床位2259张。2023年度,门、急诊量324万人次,出院患者11.2万人次,手术近4.6万余例,平均住院日5.4天。开展疑难危重患者的MDT诊疗,设有MDT团队53个,囊括肿瘤、心血管疾病、卒中、代谢疾病、重症、罕见病等各领域,年会诊疑难病历超过2000人次。医院积极拓展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探索医疗新技术,年度手术机器人超过千台,实现跨海超远程机器人手术。2023年12月18日,医院大兴院区正式投入使用,编制床位1200张,预计日门诊量达5000—6000人次/日。大兴院区秉持“大专科、小综合”发展理念,打造以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医学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内镜治疗中心、急危重症抢救中心为战略支撑点的学科群。北大医院因医学教育而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1977 年至今,医院累计培养本科生 3300 余人,研究生 4000 余人,其中包括硕士 2000余人、博士 2000余人。作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自2005年至今,累计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1100余人。现有本科生同期在院440余人,研究生同期在院740余人,毕业后继续教育900余人。设有20个教研室、18个住培基地、35个专培基地,现有博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24个,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医院推动教学创新,以培养临床医学生胜任力为导向,开展器官系统整合的课程体系创新,PBL、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创新,形成性评价、ePortfolio等评价模式创新。北大医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现有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和第一批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项目单位,拥有药物临床试验专业34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26个。依托国家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项目,搭建生物样本库、研究型病房、交叉研究平台、大数据AI平台等,形成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临床研究为一体的创新平台。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位列第14位,其中1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6个学科排名前十、9个学科排名前二十。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省部市、校级和横向课题,以及临床试验合计2300余项,经费约16亿元,其中纵向课题超9亿元。累计发表论文6000余篇,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3000余篇,其中部分发表在包括《Nature》、《New Engl J Med》、《JAMA》、《BMJ》等国际顶级期刊上。获国家、教育部、北京市、中华医学会等科技成果奖70项,其中国家及部委级奖项12项。北大医院勇于承担“国家队”使命任务,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贯彻落实援疆、援藏工作,承担国家医疗队赴山西省巡回医疗任务,对口帮扶永和县人民医院、临泉县人民医院、兰考县中心医院等三家县级医院,开展北京市城乡对口支援,参与城市二三级医院到农村地区巡诊。获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等两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与密云区人民政府、临泉县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大学医院、贵州茅台医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双方自主性合作意愿项目。北大医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凝练百年历史与硕果,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与时代同行的北大医院人将继续传承“厚德尚道”院训,追求“水准原点”愿景,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一院多区”战略布局,向着世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总体目标迈进。
医院官网 https://www.pkufh.com/
推荐阅读
眼皮突然肿了怎么办
2025-07-01 17:43:42
眼皮突然肿了怎么办
目前最安全的安眠药是什么
2025-06-30 19:21:03
目前最安全的安眠药是什么
打哈欠下巴错位如何自救
2025-07-01 10:40:06
打哈欠下巴错位如何自救
拥抱时男生发抖喘气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疗
2025-07-02 15:06:58
拥抱时男生发抖喘气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