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中心

北大医院男科中心隶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新建科室。中心在郭应禄院士的倡导和支持下,针对目前男性疾病诊治需求迅速增加但专业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为提高我国男科学专业的学术水平和临床诊疗水平,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后建立。

一.中心宗旨

1.加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学学科发展,促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兴学科建设,扩大学科发展空间,推动我院男科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2.组建男科学领域专家梯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引入创新和竞争机制,改善男科诊断治疗条件,突破国内男科学发展瓶颈,促进我国男科医疗技术发展

3.建立男科学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开展本学科领域的教学工作,为我国男科学事业发展建立人才储备

4.创立男科学领域现代化科研环境和科研技术平台,积极引进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科研创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二.中心目标

起步

创建正规化的男科学医、教、研中心

发展

推动全国男科学界整体水平的发展

展望

实现中国男科学在202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宏伟目标

三.中心业务范围

婴幼儿男性性腺和性器官发育异常

青春期男性性器官和功能发育延迟

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射精障碍、性高潮障碍、异常勃起

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生殖道感染、输精管道阻塞

男子节育与避孕

中老年男子生殖健康和老年男子性腺机能减退症的激素替代疗法

生殖器官常见疾病包括:急慢性前列腺疾病、精囊疾病、睾丸附睾输

精管疾病、阴茎疾病如阴茎硬结症,阴茎发育障碍等

性传播性疾病

生殖器官免疫、遗传性疾病

外生殖器官畸形与矫形

性医学知识普及和性医学教育

生殖医学健康检查

四.中心特色

临床

专家队伍

以郭应禄院士为首的泌尿外科男科学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医学博士,副教授以上学位和职称)为男科中心的核心力量;外聘大量国内外男科界著名专家教授长期坐诊;与国际著名男科学专家建立顾问和咨询网络,与国内各大学泌尿外科男科学专家建立协作关系。

郭应禄: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北大医院男科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泌尿研究所名誉所长,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主任。

辛钟成: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医院男科中心副主任。

杨文质:主任医师、教授,曾任北京市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及学术部长。

潘天明: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北京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朱积川: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

科室设置

1、临床科室:设有男科特需门诊、男科专家门诊、男科普通门诊、女性咨询门诊、门诊男科疾病治疗室(生物反馈、激光、场磁疗)、住院病房、手术室;

2、医技科室:设有药剂科、检验科、心电图室、超声室、放射科、尿动力学检查室、男女性功能检查室、电生理室、骨密度检查室、门诊膀胱室。

主要检查设备

岛津多功能数字化遥控X光诊断系统;GE数字彩色超声诊断系统;Laborie和Medtronic影像尿动力测试仪;Medtronic盆底肌电诊断仪;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RigiScan阴茎硬度测量仪;MEDOC定量感觉障碍测定仪;全自动血、尿、精液、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等。

主要治疗设备

绿激光PV系统;泌尿男科腔镜诊断治疗系统(包括全数字化膀胱尿道镜、尿道内切开镜、前列腺电切镜和腹腔镜);Laborie和Medtronic生物反馈治疗系统;男女性功能障碍治疗系统;CO2激光治疗系统;全套数字化重症监护系统;显微外科专用手术设备等。

教学

北大医院男科中心是北京大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开展男科学医师培训和男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担负男科学博士后、博士、硕士培养和全国泌尿男科临床医师的继续教育任务。

科研

北大医院男科中心斥巨资建设了先进的实验研究技术平台,包括基因芯片技术平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平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平台、多导电生理动物活体研究平台以及常规的分子生物技术平台,并同美国加洲大学旧金山分校、乔志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研究实验室。

全数字化管理系统

北大医院男科中心建立了医院信息化系统(HIS)、检验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以及手术麻醉自动监护系统(ORIS),保证中心管理方便、高效、快捷地实现无纸化办公,实现真正无“信息孤岛”的数字化中心。同时为将来的远程医疗会诊和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数字化平台。

科室医生
翁迈
颉泽华
崔万寿
袁亦铭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始建于1915年2月15日,坐落在首都北京的老皇城脚下、北海公园旁,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公共卫生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引领临床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全国高水平医院之一。医院传承“厚德尚道”的院训精神,以“做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准原点”为愿景,始终将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宗旨。北大医院前身为北京医科专门学校附设诊察所,后陆续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校附属医院、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1946年,医院随北平大学医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由此得名“北大医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设立北京医学院,后又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医院随之先后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再次合并,医院随之更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百余年来,北大医院拥有着一批国内的首创专业学科以及在我国率先开展的诊疗技术,如国内首创儿科教研室(1929年)、泌尿外科(1946年)、肾脏病专业(1950年)、综合医院心血管病房(50年代)、小儿外科(1950年)、儿科神经专业(1961年);建立全国最早的麻醉科实验室(1961年)、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所(198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改进静脉麻醉(1951年)、宫颈癌根治术(1951年)、先心手术(50年代)、分娩镇痛(1955年)、肾移植手术(1960年)、人工晶体植入术(1983)、冠心病介入性治疗(1986年)、胸腔镜手术(1992年)、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1992年)、微创切口肺移植(2005年)、经皮心室重建术(2013年)等;研制我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1984年)、第一台自体血液回收机(1990年)等,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国家队医院,医院党委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以担当作为奋力推进医院实现新跨越、新发展,擘画出北大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医院多年来硕果累累、荣誉满载,受到广泛认可。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首都劳动奖状、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北京大学先进党委、北京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妇产科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儿科二病房、泌尿外科病房、妇产科产一病房、急诊抢救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等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和“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称号。北大医院学科齐全,综合实力居于国内前列、国际一流,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整体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范围。现有4个教育部重点学科(牵头),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牵头),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牵头),7个教育部重点学科(参与);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9次,覆盖25个学科;2022年度中国医院声誉排行榜中,1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5个学科排名前五、9个学科排名前十。在领军人才建设方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团队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长江学者特聘/特岗教授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人、科技部领军人才/团队6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31人。北大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医疗服务。设有39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共有71个病区,开放床位2259张。2023年度,门、急诊量324万人次,出院患者11.2万人次,手术近4.6万余例,平均住院日5.4天。开展疑难危重患者的MDT诊疗,设有MDT团队53个,囊括肿瘤、心血管疾病、卒中、代谢疾病、重症、罕见病等各领域,年会诊疑难病历超过2000人次。医院积极拓展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探索医疗新技术,年度手术机器人超过千台,实现跨海超远程机器人手术。2023年12月18日,医院大兴院区正式投入使用,编制床位1200张,预计日门诊量达5000—6000人次/日。大兴院区秉持“大专科、小综合”发展理念,打造以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医学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内镜治疗中心、急危重症抢救中心为战略支撑点的学科群。北大医院因医学教育而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1977 年至今,医院累计培养本科生 3300 余人,研究生 4000 余人,其中包括硕士 2000余人、博士 2000余人。作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自2005年至今,累计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1100余人。现有本科生同期在院440余人,研究生同期在院740余人,毕业后继续教育900余人。设有20个教研室、18个住培基地、35个专培基地,现有博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24个,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医院推动教学创新,以培养临床医学生胜任力为导向,开展器官系统整合的课程体系创新,PBL、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创新,形成性评价、ePortfolio等评价模式创新。北大医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现有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和第一批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项目单位,拥有药物临床试验专业34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26个。依托国家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项目,搭建生物样本库、研究型病房、交叉研究平台、大数据AI平台等,形成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临床研究为一体的创新平台。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位列第14位,其中1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6个学科排名前十、9个学科排名前二十。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省部市、校级和横向课题,以及临床试验合计2300余项,经费约16亿元,其中纵向课题超9亿元。累计发表论文6000余篇,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3000余篇,其中部分发表在包括《Nature》、《New Engl J Med》、《JAMA》、《BMJ》等国际顶级期刊上。获国家、教育部、北京市、中华医学会等科技成果奖70项,其中国家及部委级奖项12项。北大医院勇于承担“国家队”使命任务,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贯彻落实援疆、援藏工作,承担国家医疗队赴山西省巡回医疗任务,对口帮扶永和县人民医院、临泉县人民医院、兰考县中心医院等三家县级医院,开展北京市城乡对口支援,参与城市二三级医院到农村地区巡诊。获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等两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与密云区人民政府、临泉县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大学医院、贵州茅台医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双方自主性合作意愿项目。北大医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凝练百年历史与硕果,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与时代同行的北大医院人将继续传承“厚德尚道”院训,追求“水准原点”愿景,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一院多区”战略布局,向着世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总体目标迈进。
医院官网 https://www.pkufh.com/
推荐阅读
鼻出血后饮食要注意什么
2025-06-30 19:42:48
鼻出血后饮食要注意什么
喉咙干疼晚上加重怎么办​
2025-07-01 08:29:02
喉咙干疼晚上加重怎么办​
皮肤瘙痒症该如何应对
2025-07-01 12:52:03
皮肤瘙痒症该如何应对
经常有便意又拉不出怎么回事
2025-07-03 17:16:00
经常有便意又拉不出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