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斜视与小儿眼科

北大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以儿童眼科疾病为专业研究方向的独立学科。北大医院小儿眼科前身为北京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眼肌专业组,由我国著名眼科学家、医学教育家、眼科老一辈开拓者之一刘家琦教授创办于60年代,在全国最早系统开展了对儿童视觉发育及斜视、弱视的临床医疗及实验研究,为创立小儿眼科独立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1986年,在小儿眼科专家郭静秋教授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小儿眼科,此后学科发展迅速。

北大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有多名全国知名的小儿眼科学专家,包括已离退休的小儿眼科学创建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学组前主任委员及现任常委,中国优生优育学会眼病防治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学生近视防治专家指导小组成员等。

北大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作为我国第一个儿童眼科,在我国最早系统开展了儿童弱视斜视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临床医疗和临床研究工作,并对相关的视觉发育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由于在儿童弱视、斜视的早期治疗方面获得的成就及开创性工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并多次获得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北京市、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被列为卫生部10年百项推广成果,承担过国家级科研课题10项。曾主办过全国专业学术会议8届,研讨会多次。曾派出12人到世界发达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深造。

北大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自1986年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弱视斜视防治指导中心,全国儿童眼科斜视弱视专业技术骨干培训基地,至今已为全国专业人员举办过40余期斜视、弱视及儿童眼病学习班,培养学员700余人,在全国建立了弱视斜视防治网,已在全国建立了多个弱视斜视分中心;同时培养了2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是国家第一个小儿眼科博士点,是全国弱视斜视防治学组第一、二任主任委员和秘书组所在单位。

北大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自1993年创办了国家级期刊(现为国家级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是“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辑部所在单位,10余年来收稿几千篇,是眼科斜视、弱视与儿童眼病方面的权威性杂志,为我国儿童视觉发育及发育期常见疾病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北大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20多年来,在临床上已为近万名斜视儿童实施了手术矫正,手术一次成功率达90%以上,大多数病人获得立体视觉,其中有许多是从全国各地转诊来的复杂斜视病例、多次手术失败病例,其治疗效果达国际水平,始终位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视觉检查工作,中心引进、制作了全套幼儿视力检查工具,能够早期发现视觉疾患,有条件为婴幼儿配各种无晶体矫正眼镜。积累数十年的临床经验,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已治疗弱视数万例,治愈率在80%以上,其中有85%以上获得立体视觉(视功能最高级)。主持制定了儿童弱视及斜视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儿童屈光不正的诊断标准,被列为国家标准。

儿童眼病的最大特点是许多眼病都会导致严重弱视,如不及早治疗将会影响儿童正常的视觉发育,视力低下或低常以及双眼视功能缺陷,为将来生活及择业带来不便。我中心充分发挥对儿童视觉发育研究和对弱视研究治疗的专长,从90年代以来又将业务扩展到全方位儿童眼病的诊断、治疗,开展了婴幼儿视觉发育监测和评价及各种适合儿童疾病特点的眼科手术。如治疗白内障、青光眼、肿瘤、泪道疾病、眼睑疾病等手术,并对由于各种疾病造成的视觉发育迟滞,除治疗相关疾病外,还给予长期系统的弱视治疗,为患有白内障、斜视、上睑下垂等可以引起严重弱视的疾病儿童,进行从手术到弱视矫正的系统治疗,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视觉发育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北大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现共有病床13张,含一间条件良好的家化病房。

专业医师: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儿童眼科专业验光技师2人,电生理检查专业技师1人。

专业护师: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护士3人。

北大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特色项目:

⑴ 弱视的全方位检查、治疗:已治疗各种弱视病例几万例,在儿童弱视专业领域其治愈率达到80%,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曾获北京市、卫生部国家奖,一直是弱视斜视专业领域的一面旗帜。每周一~周五全天门诊,周六、周日上午半日门诊。

⑵ 各种斜视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包括各种复杂斜视,垂直斜视,麻痹性斜视,多次手术后的残余斜视等。已为近万名斜视儿童实施了手术矫正,手术一次成功率达90%以上,大多数病人获得立体视觉,其儿童斜视治疗和双眼视觉临床研究课题曾获北京医科大学及卫生部奖。每周一~周五全天门诊,周六、周日上午半日门诊。

⑶ 各种屈光不正的诊断、治疗:包括各种儿童验光,疑难屈光不正的矫治、OK镜治疗,渐进多焦镜,压贴球镜、压贴三棱镜矫治等。验光师有二十多年的儿童验光经验,采用检影法和自动验光仪法相结合的验光方法,结果准确,尤其对于不配合的婴幼儿、低智、聋哑儿童、眼球震颤、视力低下不能固视的儿童有丰富经验。每周一~周五全天门诊,周六、周日上午半日门诊。

⑷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治疗:采用各种青光眼、白内障手术术式,包括目前最新的小梁切开术、房角切开术、非穿透小梁切开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各型人工晶体的一期或二期手术等。

⑸其他眼部疾病的检查、诊断及治疗:包括各种儿童常见眼部肿瘤、畸形、外眼疾病等,能进行各种适合儿童疾病特点的手术治疗,如上睑下垂、眼睑畸形的整形,外眼及泪器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确切、良好。

⑹婴幼儿视力发育评价及监测:采用先进的儿童眼科专业设备,对婴幼儿进行安全无损伤的视力检测及评价,以早期发现视力发育异常、早期诊治。

 

⑺ 儿童视觉电生理检测:儿童视觉电生理研究室拥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技术人员,可以为各年龄段儿童进行F-VEP、P-VEP、ERG、EOG检测。专门引进的婴幼儿视觉电生理检测设备,可以为刚出生婴儿及不能配合检查的儿童进行F-VEP、F-ERG检测,为眼病诊治、随访及视觉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始建于1915年2月15日,坐落在首都北京的老皇城脚下、北海公园旁,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公共卫生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引领临床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全国高水平医院之一。医院传承“厚德尚道”的院训精神,以“做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准原点”为愿景,始终将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宗旨。北大医院前身为北京医科专门学校附设诊察所,后陆续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校附属医院、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1946年,医院随北平大学医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由此得名“北大医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设立北京医学院,后又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医院随之先后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再次合并,医院随之更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百余年来,北大医院拥有着一批国内的首创专业学科以及在我国率先开展的诊疗技术,如国内首创儿科教研室(1929年)、泌尿外科(1946年)、肾脏病专业(1950年)、综合医院心血管病房(50年代)、小儿外科(1950年)、儿科神经专业(1961年);建立全国最早的麻醉科实验室(1961年)、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所(198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改进静脉麻醉(1951年)、宫颈癌根治术(1951年)、先心手术(50年代)、分娩镇痛(1955年)、肾移植手术(1960年)、人工晶体植入术(1983)、冠心病介入性治疗(1986年)、胸腔镜手术(1992年)、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1992年)、微创切口肺移植(2005年)、经皮心室重建术(2013年)等;研制我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1984年)、第一台自体血液回收机(1990年)等,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国家队医院,医院党委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以担当作为奋力推进医院实现新跨越、新发展,擘画出北大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医院多年来硕果累累、荣誉满载,受到广泛认可。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首都劳动奖状、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北京大学先进党委、北京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妇产科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儿科二病房、泌尿外科病房、妇产科产一病房、急诊抢救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等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和“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称号。北大医院学科齐全,综合实力居于国内前列、国际一流,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整体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范围。现有4个教育部重点学科(牵头),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牵头),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牵头),7个教育部重点学科(参与);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9次,覆盖25个学科;2022年度中国医院声誉排行榜中,1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5个学科排名前五、9个学科排名前十。在领军人才建设方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团队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长江学者特聘/特岗教授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人、科技部领军人才/团队6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31人。北大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医疗服务。设有39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共有71个病区,开放床位2259张。2023年度,门、急诊量324万人次,出院患者11.2万人次,手术近4.6万余例,平均住院日5.4天。开展疑难危重患者的MDT诊疗,设有MDT团队53个,囊括肿瘤、心血管疾病、卒中、代谢疾病、重症、罕见病等各领域,年会诊疑难病历超过2000人次。医院积极拓展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探索医疗新技术,年度手术机器人超过千台,实现跨海超远程机器人手术。2023年12月18日,医院大兴院区正式投入使用,编制床位1200张,预计日门诊量达5000—6000人次/日。大兴院区秉持“大专科、小综合”发展理念,打造以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医学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内镜治疗中心、急危重症抢救中心为战略支撑点的学科群。北大医院因医学教育而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1977 年至今,医院累计培养本科生 3300 余人,研究生 4000 余人,其中包括硕士 2000余人、博士 2000余人。作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自2005年至今,累计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1100余人。现有本科生同期在院440余人,研究生同期在院740余人,毕业后继续教育900余人。设有20个教研室、18个住培基地、35个专培基地,现有博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24个,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医院推动教学创新,以培养临床医学生胜任力为导向,开展器官系统整合的课程体系创新,PBL、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创新,形成性评价、ePortfolio等评价模式创新。北大医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现有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和第一批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项目单位,拥有药物临床试验专业34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26个。依托国家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项目,搭建生物样本库、研究型病房、交叉研究平台、大数据AI平台等,形成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临床研究为一体的创新平台。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位列第14位,其中1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6个学科排名前十、9个学科排名前二十。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省部市、校级和横向课题,以及临床试验合计2300余项,经费约16亿元,其中纵向课题超9亿元。累计发表论文6000余篇,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3000余篇,其中部分发表在包括《Nature》、《New Engl J Med》、《JAMA》、《BMJ》等国际顶级期刊上。获国家、教育部、北京市、中华医学会等科技成果奖70项,其中国家及部委级奖项12项。北大医院勇于承担“国家队”使命任务,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贯彻落实援疆、援藏工作,承担国家医疗队赴山西省巡回医疗任务,对口帮扶永和县人民医院、临泉县人民医院、兰考县中心医院等三家县级医院,开展北京市城乡对口支援,参与城市二三级医院到农村地区巡诊。获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等两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与密云区人民政府、临泉县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大学医院、贵州茅台医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双方自主性合作意愿项目。北大医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凝练百年历史与硕果,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与时代同行的北大医院人将继续传承“厚德尚道”院训,追求“水准原点”愿景,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一院多区”战略布局,向着世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总体目标迈进。
医院官网 https://www.pkufh.com/
推荐阅读
风湿疙瘩反复发作很痒怎么办
2025-07-02 08:09:02
风湿疙瘩反复发作很痒怎么办
15岁的孩子体温37.4度算发烧吗
2025-06-29 18:41:50
15岁的孩子体温37.4度算发烧吗
细胞毒性脑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2025-06-29 16:03:24
细胞毒性脑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婴儿指甲凹凸不平是什么原因​
2025-07-01 15:46:03
婴儿指甲凹凸不平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