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始建于1962年。科室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一体,全科同仁长期以来致力于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危重症精准诊断和规范治疗,“以疑难重症为重心,和谐共进讲奉献;以全面高效为目标,打拼一流树品牌”。2016年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该科被选为“年度最受欢迎特色专科”。

临床能力建设是科室发展的灵魂。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科室已发展成为全国呼吸疑难与危重症临床诊疗中心,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殊荣。设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部感染、呼吸危重症、睡眠呼吸障碍、肺癌、介入呼吸病学、肺间质病、肺栓塞及肺血管病等9个专业组,形成一批技术全面、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专业团队。

教学相长贯穿每一位呼吸人临床行为的始终。该专科是临床医学生的培养轮转基地、北京市住院医师呼吸内科及危重症的培训基地、美-中PCCM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以及全国各级医院专科医师进修培养基地。

科研是科室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树立品牌的旗帜。科室建立了“基因组与精准医学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创立了呼吸道病原体和呼吸道疾病分子诊断体系,并按学组专业深入拓展研究领域。

展望未来,随着医院“人才、空间、学科”“123战略工程”深入拓展,科室秉承“厚道坚卓”科训,为创建国内外一流呼吸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而努力奋斗。

特色诊疗

戒烟门诊

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每四位吸烟者就有一位死于烟草相关性疾病,30%以上肺癌是吸烟引起的。由于社会和媒体广而告之,许多吸烟者都已经意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但由于烟草依赖性和多年来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欲戒不能,个别人戒烟后会出现烦躁、情绪不稳、沮丧、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口干、咳嗽、食欲增加、体重增加、腹泻或便秘、疲劳、想吸烟的冲动等戒断反应。90%以上吸烟者自己戒不了烟,戒烟门诊就是为帮助所有想戒烟的人成功戒烟设立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专业门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常常呈进行性发展。通过系统规范治疗和管理,可以达到减少急性发作、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医疗经费开支的目的。

该科自2001年开始长期坚持定期(每季度一次)为慢阻肺患者举办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讲座讨论会。每次活动后整理编写《慢阻肺宣教通讯》供患者学习参考。自2003年设立慢阻肺门诊,每周1-2个单元,由主治医以上呼吸专业医师对患者和危险人群进行检查,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可在此专业门诊接受用药方法及呼吸锻炼指导;为每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建立档案,安排定期随访。组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参加慢性呼吸病宣教中心举办的大型慢阻肺病知识宣教活动。

哮喘专病门诊

“哮喘专病门诊”是该院“三位一体”哮喘防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防控哮喘工作的第一线,也是专病医生对患者进行哮喘教育的启蒙处和起跑点。该院自2003年4月8日正式开设“哮喘专病门诊”。现每周有两个单元固定的门诊时间,均由擅长哮喘病诊疗的副高级职称医师出诊。在这里,医生严格按照“哮喘防治指南”为患者提供诊断、制定初步治疗方案、建立病情档案、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等;哮喘患者不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治疗方案,还可以得到有关预防哮喘发作的具体指导;患者还将被推荐至“哮喘宣教中心”接受专职哮喘宣教人员的指导,学习正确的用药方法、监测病情控制方法并加入“哮喘患者协会”。

呼吸睡眠监测中心

呼吸睡眠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睡眠诊治的医疗单位之一,拥有国际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睡眠呼吸障碍诊治水平一直居国内领先水平,除积极开展睡眠呼吸障碍的内科治疗之外,还与耳鼻喉科、口腔科、胃肠外科等密切合作,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体系。

睡眠呼吸紊乱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中心进行诊疗的疾病包括:(1)睡眠呼吸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低通气等;(2)睡眠紊乱疾病,如发作性睡病、周期性嗜睡、不宁腿综合征、REM行为异常、磨牙症等;(3)继发于生理异常条件时呼吸睡眠紊乱,如妊娠;(4)睡眠呼吸暂停家庭或床旁初筛及远程监测;(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及睡眠呼吸障碍。

肺功能室

肺功能检查一种无创、安全、简便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肺功能包括肺容量测定、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运动心肺功能测定等多个方面。其临床应用包括:(1)40岁以上正常人群和吸烟人群常规查体的组成部分;(2)气道阻塞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诊断、判断严重程度和动态监测疗效的金标准;(3)弥漫性肺部疾病诊断、判断严重程度和动态监测疗效的敏感指标;(4)肺脏或肺外手术适应证选择、能否耐受耐受手术(包括麻醉)、评估预后、评价术后效果等,为成功手术提供数据支持。

该科肺功能室配备了先进的肺功能检测设备,可进行肺容量、通气功能、换气功能的测定,可进行支气管扩张及激发试验及脉冲震荡肺功能测定。营养代谢车,可对重症患者进行床旁简易肺功能测定及能量代谢状态检测,为重症ICU患者的诊治提供了床旁重要技术支持。肺功能室技术力量雄厚,主要技术人员全部具备专业技术职称,他们具有多年的专业技术经验,熟悉标准的操作规范,掌握专业疾病肺功能特征,为全院相关疾病呼吸功能评估提供了专业指导。

呼吸介入诊疗中心

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呼吸介入诊疗中心目前已拥有各类介入气管镜:电子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镜、超细支气管镜、荧光支气管镜、高清支气管镜和EBUS气道超声内镜,能够很好地满足临床需要,大幅提高了对患者的诊疗能力。

呼吸介入诊疗中心目前开展的技术包括:(1)支气管镜常规检查诊断气道内疾病;(2)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活检;(3)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全肺灌洗;(4)经支气管镜支气管内植入活瓣肺减容、支气管支架植入、冷冻活检和治疗、氩等离子体凝固介入等治疗技术;(5)床边和急诊气管镜检查和治疗;(6)对乙肝病毒检测阳性者,配备专用支气管镜检查,避免交叉感染。

内科胸腔镜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患者诊治有重要价值,其操作具有简便、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目前该科配备有奥林巴斯可曲式电子胸腔镜,开展胸膜疾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呼吸内镜洗消和保养至关重要,该科配备专门洗消间,并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内镜消毒不严造成的院内感染。

呼吸监护

呼吸监护病房自创建以来,不断建立并完善了监护病房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配有先进的监测设备、床旁血气分析仪、高级无创呼吸机、多种类型大型呼吸机、床旁血滤及ECMO等相关设备,并且常规开展床旁支气管镜诊疗、床旁超声、辅以快速病原学诊断系统,为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治提供了强的的硬件支持。医护人员配备充分合理,梯队层次清晰,对重症肺炎、脓毒性休克、免疫受损宿主肺部并发症诊治、间质性肺病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重症哮喘、术后尤其胸科术后等疑难及危急重症患者的诊疗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显现了高超的诊疗护理水平,成功挽救许多濒危患者的生命,受到患者及其他相关科室的信任及好评。

肺间质病专业门诊

肺间质病是一类以肺泡壁为主并包括肺泡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撑结构病变的非肿瘤、非感染性疾病。罹患该类疾病的患者常常表现为进展性呼吸困难,胸片或胸部CT上出现网格、磨玻璃样阴影,容易合并肺部感染性疾病。部分病人的病因不明确,称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部分病人的疾病继发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对于不同病因的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不同,该科根据影像学和支气管镜检查,能早期协助诊断疾病病因,并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到达控制疾病,阻止疾病进一步进展的目的。肺间质病专业门诊将为间质病患者提供诊断帮助,协助患者规范使用药物,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的指标,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做出努力。

教学科研

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临床教学医院,该科承担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和生产实习任务以及护理专业教学任务;还担负着研究生培养工作;负责培养外省市选送跨世纪学科骨干培养任务;每年从全国各地招收进修医护人员数十人,每年面向全国举办呼吸医师进修班;同时参加卫生部、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西城区医药卫生学会等举办的学习班讲课活动。在教学工作中,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本科生支气管哮喘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一改过去的单向式、灌注式为讨论式、互动式,邀请哮喘患者参加课堂教学,课后深入讨论,深受学生好评。多名医师被评为北京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及人民医院院级优秀教师,多次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成果奖和继续教育先进科室奖。

临床工作是科室发展的基础,科研工作又是科室不断进步的动力。科研始终是呼吸科工作的重头戏。多年来,该科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选送相关人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研讨班,调动了全科人员的科研意识及积极性;密切观察国内外研究热点及动态,积极申请科研基金,形成了良性循环,保证了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该科在COPD易感性研究及早期干预、哮喘的长期管理、转基因治疗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睡眠状态下的呼吸调节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CPAP治疗依从性、中国发作性睡病的易感基因、肺部感染病原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8项,其中国家部级5项,院内基金2项。每年发表论文20余篇。2002年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各1项。2013年获中华科技医学三等奖1项,2013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是中国人自行筹资建设和管理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最初命名为“北京中央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任首任院长。亚洲第一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和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设备诞生在这里,推动并见证者中国医学的进步。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同时也是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首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长单位。 医院学科齐全,综合实力始终处于国家第一方阵,设有46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6个科研平台,25个行政职能处室。拥有18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专科护理专业、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3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肝病与感染科、老年科),2个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科、儿科),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和4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共有10个学科在学科影响力排行位列全国前20名(血液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护理学、眼科学、骨外科学、胸外科学、肿瘤学、皮肤病学、急诊医学、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同时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国家级特色专业示范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400余人,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国家杰出青年5名、973首席科学家3名、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23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863计划”青年科学家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 医院目前正在运行3个院区,筹建1个院区。医疗资源将辐射首都核心区、通州副中心、昌平开发区及京津冀地区。 近年来医院将努力推进“一二三工程”作为今后五年医院发展总体思路,即“一个中心”以医院全面发展为中心,抓住基本医疗质量和创新医疗技术“两个基本点”,实施人才、学科、空间“三大战略”,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医疗 医院以提升基本医疗质量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机制,政策倾斜等鼓励创新技术转化,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努力推进医院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医院开创单倍体移植技术成为国际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主流体系,被国际医学界称为“北京方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医院以新急诊急救中心投入使用为契机,着眼建立完备高效的急诊医疗救治体系,以创伤救治、危重孕产妇救治、胸痛和卒中四大中心建设为重点,整合协调全院优势学科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在国内率先建立我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创建创伤救治体系“中国模式”,成为首个国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筹建单位,让严重创伤区域性救治模式惠及基层百姓。 护理 从建院之初没有一名正规护士发展到如今拥有2000余名训练有素的护理团队。作为全国首批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医院和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医院,护理团队始终秉承“始于主动,基于专业,终于满意——做有温度的护士”的服务理念,用“爱心、耐心、精心、责任心”护理每一位病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充分利用物联网和条形码技术,加强患者身份识别及给药、治疗等各重点环节管理,优化服务流程,保证患者安全。 教学 医院临床教学和护理教学始于1942年。作为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目前承担着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临床研究生、科研研究生、护理本科、医学检验本科、药学本科、口腔留学生班、夜大学以及外校本专科实习(护理/非护理)等共计16个轨道的教学任务,平均每年培养各类学生1000余名。每年还承担着近1800名各级各类进修医生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学员。 医院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是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18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5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基地,32个北京大学医学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基地,4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考核中心。临床能力培训中心是我国首个通过国际医学模拟协会全部认证的教育机构。 医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以及102名博士生导师、79名硕士生导师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共培养本科生3000余名,八年制学生近800名,博士生1500余名,硕士生1900余名,博士后60余名,教学工作连续三届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 医院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要求,着眼国家“十三五”重点研究领域,强化创新导向,梳理和优化一系列科研政策,打破壁垒,积极鼓励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建立多学科研究团队,从医院发展整体的体制机制上推进学科建设,促进科学研究不断向临床应用转化让科研植根临床服务患者。 医院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要求,着眼国家“十三五”重点研究领域,强化创新导向,打破壁垒,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在临床医疗难点、热点和关键领域开展研究,承担各级各类科研基金总额稳步增长,近5年基金总额达到4.9亿。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授权国家专利183项, 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6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和2个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 管理 医院党委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院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和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 医院全面推行“111”人才学科规划,在培养学科带头人、发展中青年骨干力量的同时,兼顾发现与培养管理人才;以推进新院区建设为突破点,不但拓展医院发展新空间,因地制宜改造现有空间,建设急诊急救中心,打造现代化专用应急救援保障空间。 医院通过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现有空间使用效率,打造智慧医院方便患者就医,优化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配合北京市全面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积极调整和改革医院运行机制,加强经济管理,逐步实现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建设节约型医院。 医院始终坚持医疗质量与患者体验协同发展,牵头成立国内首个国家医患体验研究基地,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为国家深化医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全维度、立体式的决策辅助支持。 医院发挥资源优势,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不断健全双向转诊制度,以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构建形式多样、资源共享的医疗诊治格局。与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建立区域医联体,与20余家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专科医联体,与34家外省市医疗机构共建异地医联体。在全国范围内共建立医联体单位652家。作为北京第一家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单位,目前已实现29个省级行政区异地结算。 责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使命中诞生,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医院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及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1951年抗美援朝医疗队、1970年云南抗震救灾医疗队、197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医疗队、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抗击非洲埃博拉、2020年援鄂抗击新冠疫情……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都留下了“人民医院人”无私奉献的身影。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体员工无畏地投入到这场抗疫战斗中。无论是134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驰援武汉,坚守72天攻坚重症救治,还是成功识别及时诊断处置北京市第一例确诊病例,快速反应全面部署;无论直面新冠遭遇战,妥善处理院内疫情,实现零感染、零意外,还是积极配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首都核酸检测任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员工始终坚定果敢、坚忍不拔、勠力同心,在不同的战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投入到疫情防控、守护人民健康工作中,为取得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做出贡献。 同时医院还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承担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庆典、抗震救灾、健康快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救援、非洲“光明行”、历次全国“两会”等各项医疗保障任务。并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医疗保障单位,承担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 医院扎实推进援疆、援藏、对口支援等工作,先后派出援藏干部6批共40名,援疆干部共11名。作为全国三家承担西部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医院之一,连续8年先后接收了来自贵州、重庆、西藏等十余个西部省、市、自治区共计618名学员来院学习。 医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并率先将医务志愿服务呈常态化,融入到医院的常规医疗服务中,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在医务社工专业服务领域开展了儿童血液“髓爱童行”、产科“喂爱工程”和乳腺中心“乳此绽放”三项品牌服务。2017年6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公室指导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医学中心发起“安全中国,百县工程”,形成科学规范的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带动全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提升。 荣誉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时代楷模”、“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首都医药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大学统战工作先进党委”等荣誉表彰。 医院全院职工秉承“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的院训精神,坚持“人才、学科、空间”三轮驱动,以百年华诞为新起点,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动医院全面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白塔寺院区 西直门院区 通州院区
推荐阅读
如何快速恢复感冒
2025-07-04 12:51:38
如何快速恢复感冒
腿有根筋扯着痛怎么办
2025-07-03 19:54:56
腿有根筋扯着痛怎么办
儿童食物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2025-07-05 13:27:09
儿童食物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脊椎骨压迫神经如何治疗
2025-07-02 08:45:42
脊椎骨压迫神经如何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