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麻醉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成立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一批成立麻醉科的医院。历任主任谢柏樟教授、于德水教授、杨拔贤教授。现任主任冯艺教授,副主任乔青副主任医师和安海燕主任医师。经过几代人民麻醉人的不懈努力,现已经发展成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现有在职医师64名,技护19名,95%以上医生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其中5位主任医师,12位副主任医师以及多位校级、院级优秀教师,形成了一个人员众多、人才济济、多元化、多层级而又充满活力的团体。麻醉科基本情况与特色:

1.设备先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现有手术室39间(西直门院区中心手术室27间,白塔寺院区9间,海淀清河院区3间);麻醉恢复室床位24张(西直门院区18床,白塔寺院区3床,海淀清河院区3床)。各手术间内均配备进口麻醉机、监测仪,能实施多种现阶段最先进的围术期生命指征监测,如ART、CVP、TEE/TTE、FloTrac、PiCCO、CCO、肌松、BIS、TEG、血气、麻醉气体、体温等。

2.手术种类齐全,复杂性高:作为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心手术室能开展多学科、多病种、多专业的相关手术,为不同年资的麻醉医师的培训及技能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心脏(搭桥、先心病)、血管、脊柱外科、耳鼻喉科等学科年手术量超过500例;胸科(开胸及腔镜)、骨肿瘤、腹部外科、眼科、妇产科、骨创伤、骨关节、泌尿外科、乳腺外科、神经外科等学科年手术量超过1000例;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肝移植手术、巨大骨肿瘤、肾镜手术、硬气管镜下手术、经气管超声、早产儿全麻检查及眼光凝治疗等手术更是在其他医院较为少见,对病例病种的学习及积累有着良好的帮助。

3.急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北京大学人民麻醉科自2000年开始规范化术后镇痛治疗并组建了完善的APS团队,现已实施术后镇痛近5万例。在国内首先倡导多学科疼痛管理pMDT,术后镇痛整体满意率达95%。自2002年开始全天分娩镇痛服务,镇痛有效率达98%,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为产妇提供了更安全、更舒适的分娩方式。急性疼痛治疗同时还提供无痛胃肠镜、无痛采卵和无痛人流等相关麻醉支持。

4.麻醉风险评估门诊:自2007年起全天开放麻醉风险评估门诊,年门诊量1.2万余人次。

5.围麻醉期全自动数字信息化管理:该科是目前全国麻醉信息管理最为完善的科室之一,围麻醉期间包括患者病历、化验、手术麻醉安排、术前麻醉计划、术中麻醉单记录、术中费用记录、高值耗材使用、毒麻药品管理、术后镇痛随访、效绩管理、麻醉质量控制等全部采用数字化信息管理,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水平及效率。

“责任心、事业心、诚心、精心、爱心”是前辈提出的科训,并已根深蒂固的融入每位科室成员的心中。将以精湛的技术竭诚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特色诊疗

①危重患者的临床麻醉:

麻醉科具有国际先进的围术期监护技术和丰富的临床麻醉实践经验,已为数以万计行心脏大血管手术、肝肾移植手术、胸科手术、骨肿瘤手术的危重症患者实施了安全满意的麻醉。②急性疼痛治疗:

急性疼痛治疗包括术后镇痛、分娩镇痛和无痛性介入检查,大大减轻了广大手术患者、产妇以及行胃肠镜检查患者的痛苦教学科研麻醉学作为二级学科,该科承担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七年制和八年制医学生的见习、实习及授课等教学任务。是我国第一批进入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科室。2016年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麻醉专业考核基地”之一,与友谊医院一起负担全市所有一阶段住院医师结业考核工作。作为教育部博士点,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每年招收硕士生2-3名,博士生4-6名。2016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还授予麻醉科学科组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学科组”称号。

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不断探索研究新领域,才能使自己的科室永葆活力,在竞争中才拥有实力。该科的研究重点包括围麻醉期生理功能维护;重要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疼痛传导机制和疼痛治疗;新型麻醉制剂的药代及药效学。已获得国家、卫生部、教育部等多项研究基金500余万元。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麻醉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百余篇,主编和参编专业书籍多部。多篇论文获奖。

教学科研

教学

作为教学医院的临床科室,该科于200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硕士生和八年制学生的教学,同时还承担进修医师和轮转医师的临床培训以及院内急救复苏的培训工作,在各种层次的教学评估中都取得了优秀成绩。该科制作的《麻醉与重症医学》获评为2007年度国家级麻醉专业精品课程。近年来,该科多次成功举办各种国家级和市级学习班,包括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围术期麻醉管理、术后疼痛规范化管理、气道管理、模拟教学、危机资源管理等学习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反响热烈。不少学习班已连续举办多届,例如围术期超声心动和心脏麻醉进阶培训班等,已成为该科品牌项目。2014年开始,该科创造性地在科内开展各种麻醉相关技术的workshop,使住院医、研究生、进修生的临床技能得到很大提高,获得广泛好评。该科在2006年成为首批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各个地区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住院医师。2016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麻醉专业考核基地”之一,与友谊医院一起负担全市所有一阶段住院医师结业考核工作。同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启动第二批专科医师试点,麻醉学科被列为其中之一。2016年通过一阶段考核的住院医师以及转博研究生正式纳入专科医师的培养轨迹。此外,该科还是无痛诊疗临床培训基地、术后疼痛培训基地、中西医结合临床培训基地,每年接收培训人员近百人。

科研

自1999年获得第一笔科研基金后,每年获得多项院级、部级和国家级资助。近10年间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文章21篇,最高影响因子达10.7;参与编写和翻译书籍40余部。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是中国人自行筹资建设和管理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最初命名为“北京中央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任首任院长。亚洲第一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和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设备诞生在这里,推动并见证者中国医学的进步。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同时也是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首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长单位。 医院学科齐全,综合实力始终处于国家第一方阵,设有46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6个科研平台,25个行政职能处室。拥有18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专科护理专业、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3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肝病与感染科、老年科),2个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科、儿科),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和4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共有10个学科在学科影响力排行位列全国前20名(血液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护理学、眼科学、骨外科学、胸外科学、肿瘤学、皮肤病学、急诊医学、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同时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国家级特色专业示范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400余人,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国家杰出青年5名、973首席科学家3名、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23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863计划”青年科学家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 医院目前正在运行3个院区,筹建1个院区。医疗资源将辐射首都核心区、通州副中心、昌平开发区及京津冀地区。 近年来医院将努力推进“一二三工程”作为今后五年医院发展总体思路,即“一个中心”以医院全面发展为中心,抓住基本医疗质量和创新医疗技术“两个基本点”,实施人才、学科、空间“三大战略”,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医疗 医院以提升基本医疗质量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机制,政策倾斜等鼓励创新技术转化,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努力推进医院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医院开创单倍体移植技术成为国际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主流体系,被国际医学界称为“北京方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医院以新急诊急救中心投入使用为契机,着眼建立完备高效的急诊医疗救治体系,以创伤救治、危重孕产妇救治、胸痛和卒中四大中心建设为重点,整合协调全院优势学科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在国内率先建立我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创建创伤救治体系“中国模式”,成为首个国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筹建单位,让严重创伤区域性救治模式惠及基层百姓。 护理 从建院之初没有一名正规护士发展到如今拥有2000余名训练有素的护理团队。作为全国首批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医院和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医院,护理团队始终秉承“始于主动,基于专业,终于满意——做有温度的护士”的服务理念,用“爱心、耐心、精心、责任心”护理每一位病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充分利用物联网和条形码技术,加强患者身份识别及给药、治疗等各重点环节管理,优化服务流程,保证患者安全。 教学 医院临床教学和护理教学始于1942年。作为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目前承担着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临床研究生、科研研究生、护理本科、医学检验本科、药学本科、口腔留学生班、夜大学以及外校本专科实习(护理/非护理)等共计16个轨道的教学任务,平均每年培养各类学生1000余名。每年还承担着近1800名各级各类进修医生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学员。 医院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是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18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5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基地,32个北京大学医学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基地,4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考核中心。临床能力培训中心是我国首个通过国际医学模拟协会全部认证的教育机构。 医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以及102名博士生导师、79名硕士生导师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共培养本科生3000余名,八年制学生近800名,博士生1500余名,硕士生1900余名,博士后60余名,教学工作连续三届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 医院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要求,着眼国家“十三五”重点研究领域,强化创新导向,梳理和优化一系列科研政策,打破壁垒,积极鼓励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建立多学科研究团队,从医院发展整体的体制机制上推进学科建设,促进科学研究不断向临床应用转化让科研植根临床服务患者。 医院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要求,着眼国家“十三五”重点研究领域,强化创新导向,打破壁垒,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在临床医疗难点、热点和关键领域开展研究,承担各级各类科研基金总额稳步增长,近5年基金总额达到4.9亿。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授权国家专利183项, 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6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和2个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 管理 医院党委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院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和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 医院全面推行“111”人才学科规划,在培养学科带头人、发展中青年骨干力量的同时,兼顾发现与培养管理人才;以推进新院区建设为突破点,不但拓展医院发展新空间,因地制宜改造现有空间,建设急诊急救中心,打造现代化专用应急救援保障空间。 医院通过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现有空间使用效率,打造智慧医院方便患者就医,优化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配合北京市全面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积极调整和改革医院运行机制,加强经济管理,逐步实现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建设节约型医院。 医院始终坚持医疗质量与患者体验协同发展,牵头成立国内首个国家医患体验研究基地,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为国家深化医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全维度、立体式的决策辅助支持。 医院发挥资源优势,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不断健全双向转诊制度,以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构建形式多样、资源共享的医疗诊治格局。与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建立区域医联体,与20余家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专科医联体,与34家外省市医疗机构共建异地医联体。在全国范围内共建立医联体单位652家。作为北京第一家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单位,目前已实现29个省级行政区异地结算。 责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使命中诞生,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医院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及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1951年抗美援朝医疗队、1970年云南抗震救灾医疗队、197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医疗队、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抗击非洲埃博拉、2020年援鄂抗击新冠疫情……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都留下了“人民医院人”无私奉献的身影。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体员工无畏地投入到这场抗疫战斗中。无论是134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驰援武汉,坚守72天攻坚重症救治,还是成功识别及时诊断处置北京市第一例确诊病例,快速反应全面部署;无论直面新冠遭遇战,妥善处理院内疫情,实现零感染、零意外,还是积极配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首都核酸检测任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员工始终坚定果敢、坚忍不拔、勠力同心,在不同的战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投入到疫情防控、守护人民健康工作中,为取得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做出贡献。 同时医院还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承担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庆典、抗震救灾、健康快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救援、非洲“光明行”、历次全国“两会”等各项医疗保障任务。并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医疗保障单位,承担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 医院扎实推进援疆、援藏、对口支援等工作,先后派出援藏干部6批共40名,援疆干部共11名。作为全国三家承担西部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医院之一,连续8年先后接收了来自贵州、重庆、西藏等十余个西部省、市、自治区共计618名学员来院学习。 医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并率先将医务志愿服务呈常态化,融入到医院的常规医疗服务中,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在医务社工专业服务领域开展了儿童血液“髓爱童行”、产科“喂爱工程”和乳腺中心“乳此绽放”三项品牌服务。2017年6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公室指导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医学中心发起“安全中国,百县工程”,形成科学规范的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带动全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提升。 荣誉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时代楷模”、“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首都医药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大学统战工作先进党委”等荣誉表彰。 医院全院职工秉承“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的院训精神,坚持“人才、学科、空间”三轮驱动,以百年华诞为新起点,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动医院全面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白塔寺院区 西直门院区 通州院区
推荐阅读
为什么不建议用退热栓
2025-06-28 16:20:43
为什么不建议用退热栓
内裤上有点状血迹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7-03 12:40:31
内裤上有点状血迹怎么回事,怎么办
骨折后肌肉萎缩怎么练回来
2025-06-28 14:40:59
骨折后肌肉萎缩怎么练回来
眩晕症是什么病
2025-06-29 17:48:15
眩晕症是什么病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