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自2009年1月1日开科以来,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顺利于2017年底新增设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现两个病区共拥有床位41张。科室共有医生14人及科研助理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校聘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5人,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重症护理团队70余人,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二病区护士长丁燕主管护师从事危重症监护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重症护理和管理经验,带领科室护理团队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2%洗必泰危重患者全身擦浴及压疮护理产品创新等多项重症护理技术和项目,先后获得医院优秀管理者、安徽省护理创新二等奖、发明专利一项及实用新型技术专利一项。一病区护士长贾雪丽主管护师曾获“2013年度安徽省劳动技能大赛”一等奖,并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及“三八红旗手”称号。
该科现有包括正负压可调封闭式单间4间(床位4张)。科室拥有进口多功能吊塔、多功能电动床、高档床旁心电监护仪、双向波除颤仪、连续心排血量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CCO- SVO2)监测仪、有创、无创及转运呼吸机、床旁超声、血气生化分析仪、冰毯/颅脑降温仪、升温仪、振动排痰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纤维支气管镜、床旁血液净化机、移动悬吊设备及ECMO等国内外先进设备。开诊近10年来,常规进行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经肺动脉飘浮导管、外周动脉连续性心排量(Vigileo)监测、有创颅内压监测、连续腹内压监测及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等监测技术。常规开展床边血液净化(CRRT、血浆置换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床旁超声检查、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重症胰腺炎腹膜后床旁微创置管冲洗引流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亚低温治疗等技术;近期已顺利开展ECMO(体外膜氧合)技术和微循环监测技术。
近年来,科室先后选派4名医生及2名护士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附属玛丽医院进修、4名医生分别赴南京军区总院、南京中大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进修;5名护士赴阜外医院及华西医院等进修学习。2012年始,该科室先后有3名医生赴美国威尔危重病研究院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在心肺复苏、脓毒症及休克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近期来已选派1名护士赴浙江邵逸夫医院进修呼吸治疗师,多次选派医护人员赴国内培训进修ECMO技术。
2014年,该科从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引进一名博士担任科研助理,自此,该科在危重症基础科研和相关转化医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开始步入正轨。2014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SCI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科室目前还承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本科专业《急诊医学》及《外科总论》的部分课程教学任务及麻醉专业的实习带教任务;科室年均接收进修医生5~8名,护士4名。
重症急性胰腺的综合救治是该科室的治疗特色之一。开诊以来接诊了大量来自全省各地重症病人,目前该病的病死率已降至10%以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室成员多次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论文宣读等。先后获得第一届和第三届“黎介寿重症急性胰腺炎全国青年论文比赛”三等奖和一等奖。2013年,该科室牵头联合多科室成功申请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面上项目(1301032206):重症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及多学科诊治流程构建,资助经费45万。2015年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ICU开展了重症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相关的国际多中心合作研究。近年来先后在《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及《pancreatolog重症医学科自2009年1月1日开科以来,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顺利于2017年底新增设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现两个病区共拥有床位41张。科室共有医生14人及科研助理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校聘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5人,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重症护理团队70余人,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二病区护士长丁燕主管护师从事危重症监护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重症护理和管理经验,带领科室护理团队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2%洗必泰危重患者全身擦浴及压疮护理产品创新等多项重症护理技术和项目,先后获得医院优秀管理者、安徽省护理创新二等奖、发明专利一项及实用新型技术专利一项。一病区护士长贾雪丽主管护师曾获“2013年度安徽省劳动技能大赛”一等奖,并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及“三八红旗手”称号。
该科现有包括正负压可调封闭式单间4间(床位4张)。科室拥有进口多功能吊塔、多功能电动床、高档床旁心电监护仪、双向波除颤仪、连续心排血量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CCO- SVO2)监测仪、有创、无创及转运呼吸机、床旁超声、血气生化分析仪、冰毯/颅脑降温仪、升温仪、振动排痰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纤维支气管镜、床旁血液净化机、移动悬吊设备及ECMO等国内外先进设备。开诊近10年来,常规进行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经肺动脉飘浮导管、外周动脉连续性心排量(Vigileo)监测、有创颅内压监测、连续腹内压监测及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等监测技术。常规开展床边血液净化(CRRT、血浆置换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床旁超声检查、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重症胰腺炎腹膜后床旁微创置管冲洗引流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亚低温治疗等技术;近期已顺利开展ECMO(体外膜氧合)技术和微循环监测技术。
近年来,科室先后选派4名医生及2名护士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附属玛丽医院进修、4名医生分别赴南京军区总院、南京中大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进修;5名护士赴阜外医院及华西医院等进修学习。2012年始,该科室先后有3名医生赴美国威尔危重病研究院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在心肺复苏、脓毒症及休克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近期来已选派1名护士赴浙江邵逸夫医院进修呼吸治疗师,多次选派医护人员赴国内培训进修ECMO技术。
2014年,该科从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引进一名博士担任科研助理,自此,该科在危重症基础科研和相关转化医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开始步入正轨。2014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SCI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科室目前还承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本科专业《急诊医学》及《外科总论》的部分课程教学任务及麻醉专业的实习带教任务;科室年均接收进修医生5~8名,护士4名。
重症急性胰腺的综合救治是该科室的治疗特色之一。开诊以来接诊了大量来自全省各地重症病人,目前该病的病死率已降至10%以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室成员多次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论文宣读等。先后获得第一届和第三届“黎介寿重症急性胰腺炎全国青年论文比赛”三等奖和一等奖。2013年,该科室牵头联合多科室成功申请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面上项目(1301032206):重症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及多学科诊治流程构建,资助经费45万。2015年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ICU开展了重症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相关的国际多中心合作研究。近年来先后在《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及《pancreatology》等期刊发表胰腺炎相关论著二十余篇。
心肺复苏、复苏后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救治是该科室又一医疗、教学和科研特色。不仅成功救治多名相关危重症患者,获得患者家属好评及同行认可,先后申请相关新技术新项目四项,其中省级领先三项,国内先进一项,科室拥有两位美国AHA认证的基础生命支持及高级生命支持导师。通过与美国美国威尔危重病研究院、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由该科室业务及科研骨干组成的优秀团队先后在美国心脏病年会、美国危重病年会、中华重症医学年会及中华急诊医学年会上进行大会交流和发言,成功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项目编号8160166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项目编号1608085MH195),安徽省博士后研究基金一项(项目编号2016B140)、安徽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项目编号2014243)及安徽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xyqZD2018026),共计研究经费50余万元,研究团队先后在《Transl Res》、《Shock》、《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多篇20多篇高水平论文。y》等期刊发表胰腺炎相关论著二十余篇。
心肺复苏、复苏后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救治是该科室又一医疗、教学和科研特色。不仅成功救治多名相关危重症患者,获得患者家属好评及同行认可,先后申请相关新技术新项目四项,其中省级领先三项,国内先进一项,科室拥有两位美国AHA认证的基础生命支持及高级生命支持导师。通过与美国美国威尔危重病研究院、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由该科室业务及科研骨干组成的优秀团队先后在美国心脏病年会、美国危重病年会、中华重症医学年会及中华急诊医学年会上进行大会交流和发言,成功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项目编号8160166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项目编号1608085MH195),安徽省博士后研究基金一项(项目编号2016B140)、安徽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项目编号2014243)及安徽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xyqZD2018026),共计研究经费50余万元,研究团队先后在《Transl Res》、《Shock》、《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多篇20多篇高水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