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创建于1959年,是安徽省最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的基地。集教学、科研、临床为一体,负责全省眼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与会诊。下设眼科门诊、病房、眼科教研室,并设白内障病组、青光眼病组、眼底病组、眼肌病组、泪道病组、角膜病组,突出了临床医师在单一病种方向的优势。

眼科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先进的裂隙灯显微镜、德国手术显微镜、美国超声乳化治疗仪、进口非接触式眼压计、全自动电脑视野计、快速消毒锅、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仪、免散瞳眼底照相机、二氧化碳冷凝仪等诊疗设备。

眼科现有一支专业技术领先,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所有专家均毕业于国内高等医学院校,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眼科专家凭借对眼科疾病治疗的深刻理解,具有诊断准确、技术精湛、享誉省内外的美称,是我省治疗眼科疾病的权威机构之一。

眼科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坚持“中西医并重、以病人为根本,以医疗质量为中心”的原则,努力探索中医药治疗眼科疑难重症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自行研制的复方双子明目颗粒等院内制剂疗效显著,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治疗方法。在门诊加强了技术设备力量,眼科每天安排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应诊,使门诊病员得到及时诊治。在病房严格坚持每周两次专家查房制度,对于危急疑难重症病例,以主任医师指导和全病房医师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之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位于安徽省会合肥西部,东邻风光秀丽的银河景区,西靠气势磅礴的五里飞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五十年的风雨如磐,几代人的不懈追求,书写了医院今天华丽的发展篇章。医院现已成为安徽省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全省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医药临床人才的摇篮,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是我省干部保健定点医疗机构。 安徽省中医院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固定资产近3亿元,在职职工124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4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12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省教育厅、卫生厅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7人,医院名老中医和特色专家15人,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7人。设有临床一级学科20个,二级专业学科12个,医技科室13个,临床教研室15个,并下设曙光门诊部,拥有传统疗法中心、体检中心和名医堂等11个诊疗服务中心,开设52个专病特色门诊。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专科、专病)2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重点研究室1个, 8个临床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安徽省中医院拥有先进的超导型核磁共振(MRI)、多排螺旋CT、DSA介入、全身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钴60、高压氧舱、体外碎石机和脑彩超(TCD)等价值近1亿元的医疗设备。重点学科实验室设有基因诊断免疫学、高效液相、药理学、血液流变学、动物行为学测定等研究室,配备有PCR基因扩增仪、高效液相分析仪等价值200多万元的实验设备。 医院实施“科教兴院”战略。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研究课题140余项,年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6部,开展“三新”项目50余项,年承担安徽中医学院临床教学14000学时。 安徽省中医院自筹1200万元兴建的制剂中心,是按照国家GMP标准建设的专业化制剂中心。中心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洁净区净化级别达10万级。能够生产16种剂型100多种常用中药制剂,药品仓储符合国家GSP管理规范。 医院环境优美,布局精巧独特,是一座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花园式医院,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亭榭楼台,雕塑林立;鲜花争奇斗艳,绿草青青如画,具有浓郁的中医氛围,中医文化底蕴丰厚。 杏林奇葩,满园春色。医院先后荣获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安徽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首批被命名为省级“诚信医院”,2009年,医院第三次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且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荣誉称号。安徽省中医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沐浴着党的十七大的春风,以和谐为底色,用创新作画笔,描绘出医院五彩斑斓的明天。
推荐阅读
肾上腺肿瘤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2025-07-02 14:34:39
肾上腺肿瘤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长期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怎么办
2025-07-03 11:01:40
长期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怎么办
小腿僵硬麻木要怎么办
2025-07-01 14:23:30
小腿僵硬麻木要怎么办
新生儿有痰咳不出怎么办
2025-07-01 12:58:26
新生儿有痰咳不出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