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影像中心

安徽中医院影像中心是由放射科及CT、MRI中心合并而成,中心历经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院重点医技诊疗科室。中心设备一流,技术先进,拥有当前全省最先进的SIEMENS(西门子)MAGNETOM Symphony磁共振、TOSHIBA(东芝)Asteion/Multi多排螺旋 CT 、TOSHIBA DSA 、TOSHIBA数字胃肠机、GE口腔曲面断层机、Kodak DirectView CR900 CR等大型医疗设备,中心自1997年开始在全省最早率先使用PACS系统,现已全面实现医学影像图像的数字化及无片化管理与存储。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0人,包括诊断组20人,技术组5人,护理部3人,工程部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2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科室主任李传富,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硕士、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医学影像学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 CAD),研究内容包括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s Achie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放射科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HIS),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IS)以及旨在最终实现计算机智能化诊断的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方面的研究。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等多种专业杂志编委,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多项,其中主持课题6项,其中自行研制开发的PACS系统获合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各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2篇被EI收录。科室副主任唐业斌,副主任医师,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十余载,曾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进修一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中心的服务理念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精益求精,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业务水平”为宗旨,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中心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心坚持每天早上、下午读片及疑难病例中心集体读片制度,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不但提高了中心人员的诊断水平,而且通过各位专家的讨论、研究可以使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中心坚持与临床科室的联合读片及病例追查制度,以不断提高中心的诊断水平。中心在医、教、研各方面齐头并进,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每年都有多项科研课题立项。中心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高尚的医德。一般门诊病人在2小时内取到报告,最大程度地缩短了就诊时间,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要。

影像中心的各个部门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整体,实行大影像科室管理,年轻工作人员在影像中心的不同部门包括X线,CT,MRI,DSA全面轮转,在基本掌握各类检查的基础技术和基本理论后,按照疾病的分类确定各自的研究方向。影像检查的诊断报告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的框架下实现完全的计算机化管理,实行分级审核制度,一般由实习生输入初诊报告,由年轻医师进行初步审核,再由上级医师进行再次审核,疑难危重病例提交科室集体读片。

科室每年开展普通X线检查5万余例,CT检查1万余例,MRI检查7000余例,介入检查或治疗200余例。科室除了开展常规的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和DSA检查或治疗外,其他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包括X线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新斯的明试验,胃排空试验;CT三维重建,CT血管成像,CT虚拟内窥镜;MRI脑灌注成像,波谱分析,血氧水平依赖成像以及介入PTCA,PTCD,射频消融等。

科室每年承担安徽中医学院影像诊断课程的教学任务400多学时。接收基层进修医生、实习生及临床轮转医师每年超过300多人次。科室采用与PACS直接相连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坚持每周业务讲座和每天上下午两次的集体读片。

中心目前正在使用主要的大型医疗设备包括:

1.医学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自行开发,1997年投入使用;

2.TOSHIBA Asteion/Multi多排螺旋CT,2001年安装使用;

3.SIEMENS Symphony 1.5T 超导MRI,2004年安装使用;

4.PHILIPS FD20平板型DSA,2008年安装使用;

5.KODAK DR7500型DR,2008年安装使用;

6.KODAK CR900型CR,2002年安装使用;

7.TOSHIBA Winscope 6000型数字胃肠机,2003年安装使用;

8.GE Orthopantomograph OP100齿科全景摄影机,2005年投入使用;

9.另外还有多台进口或国产的X线机、床边X光机,激光照相机等。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位于安徽省会合肥西部,东邻风光秀丽的银河景区,西靠气势磅礴的五里飞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五十年的风雨如磐,几代人的不懈追求,书写了医院今天华丽的发展篇章。医院现已成为安徽省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全省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医药临床人才的摇篮,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是我省干部保健定点医疗机构。 安徽省中医院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固定资产近3亿元,在职职工124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4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12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省教育厅、卫生厅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7人,医院名老中医和特色专家15人,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7人。设有临床一级学科20个,二级专业学科12个,医技科室13个,临床教研室15个,并下设曙光门诊部,拥有传统疗法中心、体检中心和名医堂等11个诊疗服务中心,开设52个专病特色门诊。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专科、专病)2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重点研究室1个, 8个临床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安徽省中医院拥有先进的超导型核磁共振(MRI)、多排螺旋CT、DSA介入、全身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钴60、高压氧舱、体外碎石机和脑彩超(TCD)等价值近1亿元的医疗设备。重点学科实验室设有基因诊断免疫学、高效液相、药理学、血液流变学、动物行为学测定等研究室,配备有PCR基因扩增仪、高效液相分析仪等价值200多万元的实验设备。 医院实施“科教兴院”战略。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研究课题140余项,年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6部,开展“三新”项目50余项,年承担安徽中医学院临床教学14000学时。 安徽省中医院自筹1200万元兴建的制剂中心,是按照国家GMP标准建设的专业化制剂中心。中心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洁净区净化级别达10万级。能够生产16种剂型100多种常用中药制剂,药品仓储符合国家GSP管理规范。 医院环境优美,布局精巧独特,是一座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花园式医院,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亭榭楼台,雕塑林立;鲜花争奇斗艳,绿草青青如画,具有浓郁的中医氛围,中医文化底蕴丰厚。 杏林奇葩,满园春色。医院先后荣获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安徽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首批被命名为省级“诚信医院”,2009年,医院第三次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且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荣誉称号。安徽省中医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沐浴着党的十七大的春风,以和谐为底色,用创新作画笔,描绘出医院五彩斑斓的明天。
推荐阅读
舍格伦综合征是什么病
2025-07-02 15:13:03
舍格伦综合征是什么病
手脚麻木怎么了
2025-07-01 18:36:44
手脚麻木怎么了
脚后跟骨裂怎么办
2025-07-01 18:58:01
脚后跟骨裂怎么办
头皮癣有哪些症状
2025-07-01 13:57:31
头皮癣有哪些症状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