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儿童医院
儿童普外科

普外一科为安徽省儿童医院院级重点专科,2012年建科,科室在高群主任带领下,坚持亚专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技术创新,2017年科室已经形成三个体系完整的治疗专科:普外、肿瘤、烧伤整形。

一.普外组:

1.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小儿普外疾病。2011年全省率先常规使用腹腔镜外科技术治疗小儿普外疾病,如:腹股沟斜疝、阑尾炎、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扭转,胆总管囊肿、膈疝、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梗阻(隔膜,肠旋转不良)、肠套叠、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卵巢囊肿、肠系膜及大网膜囊肿、腹膜后肿瘤,脾脏(及部分脾脏)切除术等。目前针对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巨结肠、腹股沟斜疝、阑尾炎、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等常规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治疗。

2. 建立了儿童肛肠疾病专业化诊治体系。开展小儿无痛电子肠镜、复杂便秘便失禁门诊、肛管直肠测压、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与影像中心合作在国内首开儿童MRI排粪造影;建立了肛直肠患儿随访机制及相关量表;针对功能性便秘开展了排便训练治疗等。诊治康复一体化建设,让肛肠疾病患儿得到较好的预后。

3. 自主开展与超声相关的临床诊治工作。如: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肠套叠整复技术,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腹腔置管引流,腹腔诊断性穿刺,颈部淋巴结活检,辅助PICC以及颈内静脉穿刺等。此外,还开展下超声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研究、清洁灌肠效果评价、手术中深部病变范围以及周围血管情况判断等,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二.肿瘤外科组:

常规开展小儿各种良恶性实体肿瘤的诊治,主要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卵巢肿瘤、畸胎瘤、甲状腺肿瘤、软组织肉瘤、血管瘤等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1.个体化规范化诊治:对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实行全程化管理及随访。常规开展MDT工作,真正做到个体化、精细化、可控性治疗儿童实体肿瘤的防治体系,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及患儿的整体生存率。

2.独立开展的肿瘤外科手术:甲状旁腺瘤切除术、甲状腺癌根治及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右半/左半及左/右三叶肝切除术、胰头部分切除、胰腺中段切除、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保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脾脏部分切除术、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肾母细胞瘤切除术、B超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及输液港植入术等。

三.烧伤整形组:

1. 大面积烧烫伤的综合治疗。如:小儿大面积严重烧伤、烫伤、爆炸复合伤(特别是新生儿大面积严重烧伤), 中、小面积烧伤、烫伤,电烧伤,化学烧伤,热压伤,热机械复合伤等。在儿童烧伤休克的防治、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防治、营养支持及创面治疗等方面已经建立了适合小儿特点的准化的治疗体系。

2.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及软组织创伤的治疗。先天性小儿皮肤缺损治疗,先天性体表畸形,体表肿瘤、小儿气道烧伤支气管镜冲洗治疗,血管瘤,脉管畸形等。

3. 疤痕综合性治疗。各种烧烫伤后瘢痕与畸形,各种创伤和各种手术后瘢痕与组织缺损。建立规范化儿童疤痕预防诊治体系。

4. 儿童意外伤害门诊无痛清创、整形缝合技术。

5. 开展小儿颅颌面整形。

四.护理专业发展:现有急诊急救专科护士1名,国际造口治疗师1名,静疗专科护士1名,肿瘤专科护士1名。静脉治疗上,配合医生为患儿进行腋静脉穿刺置管,改良塞丁格PICC技术,腋静脉穿刺PICC,B超引导下穿刺PICC,输液港维护。加强小儿造口伤口失禁护理、肠道管理、肠内外营养护理、肛门测压、生物反馈等。

五.科室人员介绍:医护人员41人,医生16人,护士25人。其中医生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 6人,初级职称6人;博士1人,硕士7人,在读硕士6人。病区现实际开放床位46张。

普外二科为院级重点科室,主要以腹腔镜微创手术、结肠镜、双气囊小肠镜为特色,专业收治小儿普外科疾病,主要包括:(1) 各种先天性疾病,如:斜疝、胆总管囊肿、食管裂孔疝、膈疝、肛门闭锁、巨结肠、消化道重复畸形、美克尔憩室、肠旋转不良、甲状舌管囊肿、鳃瘘、梨状窝瘘等;(2) 感染性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各种软组织感染等;(3) 梗阻性疾病,如:肠套叠、肠狭窄、肠梗阻等;(4) 小儿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管瘤、肠息肉、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畸胎瘤、小儿卵巢肿瘤等;(5) 创伤性疾病,如:肝脾胰外伤破裂、肠破裂等;(4)其它,如:胆石症、各种血液病所致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等。年收治患儿约3000例,年手术量近2000例,其中70%的手术为微创手术。病源覆盖全省,甚至北京、河南、山东、重庆、湖北、江苏等地病人常经网络查询后前来就诊。

科室现有医生13人,职称: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学历: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8人。科主任戚士芹是安徽省卫计委第五周期小儿外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领军人才)”,《中华小儿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临床小儿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医院信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的第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单位,由安徽省政府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依托安徽省儿童医院合作共建,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医疗机构。分本部和新院两个院区。目前,医院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项目,发展目标是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儿童专科医院。医院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理念,努力为儿童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医院位于望江路39号,占地面积3.66万平方米,拥有医疗用房面积6.4万平方米。2019年门诊量121万人次,出院患儿近8万人次,年住院手术2万余台次,医疗设备总值28350万元。目前编制床位1350张,现有职工1974人,卫生技术人员1534名,高级职称181人,博硕士400人。医院拥有全国一流、带环境体验的核磁共振、螺旋CT等现代化医疗科研设备。隶属安徽省卫生健康委,是安徽唯一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现为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会长单位、安徽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单位、安徽省新生儿急救中心和随访干预中心、安徽省儿童急救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批成员单位、长三角地区儿童医疗联盟共同发起单位;是安徽省儿科医学研究所所在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安徽省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十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全省儿科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全省妇幼医护培训基地、新生儿内科培训基地等。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拥有7个省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十二五”期间,新生儿科为省优先发展临床重点专科、小儿心胸外科为省临床重点专科,小儿骨科、康复医学科为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十三五”期间,小儿骨科、康复医学科、肾内科为省临床重点专科,PICU和神经内科为省重点培育专科。近年来,医院大力实施科教兴院战略,鼓励开展新项目,支持临床科研,在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小儿脑瘫、癫痫、哮喘、肾病、各种复杂的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如食道闭锁,泄殖腔畸形等)、骨关节畸形、小儿先心病、儿童白血病、肿瘤外科的恶性实体肿瘤规范化诊治、儿童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及胎儿磁共振诊断等方面有丰富经验。近三年,医院开展了经血管心脏射频消融术、体外膜肺、微波消融术、常规单孔腹腔镜治疗普外常见疾病(包括胆总管囊肿,脾切除)、整形外科的小下颌畸形矫形、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为我省疑难重症患儿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医院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我院充分发挥在全省儿科的龙头带动作用,牵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首家儿童医疗协会、安徽省儿童急救中心,开通安徽省儿童“120”,牵头成立安徽省儿童重症联盟、新生儿医学联盟、小儿癫痫协作联盟、儿科护理联盟。牵头成立安徽省首个医联体---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目前已达116家,形成了以省儿童医院为龙头、市县医院儿科为枢纽、乡镇村为网底五级联动的儿童医疗急诊急救的医疗服务体系。医院多次荣获“省直文明单位”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医院新区位于深圳路与青龙路交叉口。项目医疗用地280亩,一期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编制床位800张,拟购置医疗设备111台(套),于2020年7月11日开工,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完工。当前,复旦儿科医院已派驻1名执行院长、1名副院长、21个学术主任团队定期来皖指导学科建设、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医院将以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为契机,加快推进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早日把医院建成为全国一流的儿童专科医院,全面提升安徽省儿科整体诊疗水平和处理儿童疑难危重复杂疾病能力,让全省2000万儿童在省内享受到国家级优质儿科医疗服务。
推荐阅读
戒烟后全身疼怎么回事
2025-09-01 10:46:31
戒烟后全身疼怎么回事
如何治疗慢性肝炎
2025-09-05 15:55:19
如何治疗慢性肝炎
虫草花冬瓜排骨汤的功效有哪些
2025-09-02 17:19:08
虫草花冬瓜排骨汤的功效有哪些
口臭有屎臭味是什么原因
2025-09-04 15:40:15
口臭有屎臭味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