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超声影像中心

超声影像中心现任副主任朱振辉(主持工作),副主任逄坤静、段福建、孟红。

超声一科现任主任朱振辉,超声二科主任段福建,超声三科主任逄坤静,超声四科主任孟红。

阜外医院超声科(现为超声影像中心)创建于1975年,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独立超声影像科室。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现有彩色超声诊断仪33台,21个检查室。可满足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术中超声、床旁和急诊超声、血管、腹部以及特殊检查等需要。现有48名医务工作者,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9名,主治医师11名。

超声影像中心承担了我院门诊和病房患者的超声检查工作,每天平均检查约9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年超声检查达22万例次。此外,我科还承担本市及全国各地超声心动图疑难病症的会诊任务。由于阜外医院为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在这里可见到各种常见与罕见的心脏病病例。我科为国内最早利用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心脏粘液瘤,后经手术证实。自建科以来,始终保持全国最大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心脏肿瘤的记录,此记录在国外也是罕见。法乐氏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等病例在超声科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静脉畸形引流等时常遇到。

创科以来,我科共荣获部级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级科技成果16项;曾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十一五”等项目的课题研究工作。近几年承担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一项: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指导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作用的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一项:心内血流模型定量技术的临床应用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返流体积的实验研究。目前在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彩色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反流容积的实验研究;应用左房超声指标联合心室长轴应变建立舒张性心衰早期诊断模型的初步研究;强化阿托伐他汀促进心肌SCF分泌并趋化c-kit+心脏干细胞靶向归巢修复梗死心肌及其机制研究;中国国民健康状况和基本生理参数本底调查;承担国家“十二五”项目研究工作。还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金):综合指标提高超声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价值;瑞舒伐他汀提高缺氧缺血环境诱导下骨髓干细胞存活的实验研究;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等。

作为全国心血管领域中最高学术机构下属科室,我中心也承担了为全国各地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每年固定培训6期进修医师,全年约培养70人。先后培养研究生共51人,其中博士生32人,硕士生19人。共举办各种形式的超声学习班、专题研讨会30余期。至今已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超声专业人员1500余人。我中心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病学会所在地,超声科开科元勋刘汉英教授为该学会首任主任委员。第二届主任委员由我科杨浣宜教授担任。中心每年均派出人员参加国际、国内会议,捕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研究热点,从而保持超声影像中心的科研始终与世界同步发展。

诊疗范围

1. 常规心脏彩超检查

2. 床旁超声

3. 急诊超声

4. 颈部血管彩超

5. 外周血管彩超检查

6. 腹腔血管彩超检查

7. 常规腹部彩超检查

8. 肾动脉彩超检查

9. 经食管彩超检查

10. 负荷超声

11. 常规实时三维彩超

12. 术中经食管彩超监测

13. 经心外膜超声监测

14. 经食管实时三维彩超

15. 介入手术彩超监测

16. 右心声学造影检查

17. 心血管健康筛查

新技术特色

1. 超声引导下先心病治疗:

治疗内容:⑴ 超声引导下ASD封堵;⑵ 超声引导下VSD封堵;⑶ 超声引导下PDA封堵;⑷ 超声引导下肺动脉瓣闭锁球囊扩张成形术

特点:⑴ 避免x射线照射;⑵ 微创

2. 术中超声监测介入导管治疗及评价

治疗内容:⑴ 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⑵ 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⑶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⑷ 左心耳封堵术;⑸ 经皮导管室壁瘤隔离术

3. 经电视胸腔镜术中超声监测

4. 术中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监测

5. 复杂先心病超声评估

6. 成人外科术中超声监测

⑴ 二尖瓣成形术;⑵ 改良morrow术;⑶ 瓣膜置换术;⑷ 成人先心病矫治术;⑸ 大血管手术;⑹ 心脏移植术;⑺ 左室减容术;⑻ 心脏肿瘤切除术

7. 小儿外科术中超声监测

⑴ DRT手术;⑵ ROSS手术;⑶ switch手术;⑷ banding手术;⑸ 心内膜垫缺损矫治;⑹ 双调转术;⑺ 方坦类手术;⑻ 一个半心室矫治;⑼ 体肺分流术;⑽ 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治;⑾ 简单先心病矫治

医院信息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是国家级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也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在地,以诊治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心血管疾病而享誉国内外,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和集医疗、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级医学研究与教育中心。一、医院基本情况医院始建于1956年,2009年中央编办批复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形成“中心—医院”一体化格局。医院分为临床医疗区和预防研究区。临床医疗区(阜成门外院区),总用地面积5.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预防研究区(门头沟西山园区)总用地面积7.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目前为3.7万平方米,未来将达到9.2万平方米。医院设有35个病房,26个手术室(其中包含6个复合技术手术室),17个导管室,1521张编制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1279张。在职员工3380人,院士6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1人,享受政府津贴77人,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89人(数据截至2019年3月31日)。同时,配备有血管造影机、双源CT、核磁共振、PET-CT等与世界接轨的医疗科研设备。医院融入大量影像、网络和信息技术打造的可视化手术平台,便于术者在手术中随时掌握所需决策依据,为精准治疗提供保障,并为远程会诊、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手术室自动发衣系统、对接医嘱的智能药柜等的使用,改善了工作流程,以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提升医院管理效率,真正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数据化”全覆盖的现代化医院。医院科学合理地调整学科配置及规模,以整合医学为视角,坚持以心血管疾病防治为主,协调规划与发展相关重点学科。医院现有临床中心20个,涵盖心血管病内科、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实验技术平台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关疾病诊疗中心。二、医院“四大”特色工作(一)医疗方面:坚持做“医疗技术和质量排头兵”,严把医疗质量关,不断拓展新技术,竭诚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一流的技术”和优质安全便捷的服务1.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2011年,医院外科手术量和内科PTCA手术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共完成外科手术10107例、PTCA 10649例,成为世界仅有的内、外科手术量均突破万例的特大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至此,医院年手术量持续增长:2018年全年门诊744620人次,急诊29864人次,急诊危重症抢救21139人次;实有床位1279张;出院69708人次,床位周转56.2次,床位使用率104.9%,平均住院日6.8天,死亡率0.2%。住院外科手术14455人次,内科介入手术49099例、射频消融6433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2283例。在医疗服务数量持续增长同时,医院始终保持“阜外”在国内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品牌优势,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转归情况、手术死亡率、病床周转率等多项医疗数量和质量评价指标在全国心血管疾病专科中均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之一。在北京地区多次开展的18所三甲医院评比中,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血压病(成人)四个病种医疗质量和医院效率综合评估分数均排名第一;第三方机构“门诊患者体验与满意度”总分排名第一。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医院心血管病、心外科均连续九年蝉联第一。2. 开拓进取引领心血管诊疗技术发展建院初期,阜外医院开展了胸廓成形术、肺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以及低温直视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文革期间,开展了我国第一例室壁瘤切除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人工生物瓣置换术等新技术,奠定了“阜外”在胸心血管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医院陆续开展国内第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Bentall术、大动脉调转术、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直接PCI、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裸支架)、不停跳非体外搭桥术、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国际第一例大动脉双根部调转术、杂交技术治疗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等诸多新技术。近十年来,医院在不断推进医疗技术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开展了国内第一个可植入式人工心脏临床试验、国产自主研发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亚洲首例经皮左室辅助(impella)、国内第一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在世界首创多项一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先心病、大血管病新技术(杂交技术治疗左主干+三支病变、新生儿肺动脉闭锁),且自主研发的FW-2型轴流心室辅助泵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试验,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经皮穿刺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将中国心血管病的治疗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二)科研方面:打造国家级科研基地,搭建创新研究体系,开展创新性的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1. 强大的科研技术平台医院现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血管植入材料临床前研究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技术平台;搭建了医院—网络医院—社区心血管病防治平台、心血管临床数据随访与分析信息化平台、心血管生物资源库共享平台、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中心、心血管植入材料研发平台等高水平的医学研究平台及全新机制运营的中心实验室,以开放性平台服务国内外。2. 大步向前的科研成绩自建院以来,医院共斩获科研成果324项,其中国家科学进步奖(含全国科技大会奖)43项、部委级成果奖160项,获国家专利90项,发表学术论文12960篇,出版专著242部。自1998年至2018年SCI收录论文2252篇,全院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5的期刊(The Lancet《柳叶刀》、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Circulation《循环》杂志等)论文306篇。制定了专业指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共有50余项被AHA/ACC和ESC等国际疾病防治指南采纳,为国际和国内权威指南做贡献。牵头和参与了国家“七五”以来的心血管领域攻关项目126项和“973”、“863”、“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获得科研立项1498项。在“十二五”期间,实际到位科研经费达6.78亿元,年均约1.36亿元。近三年,实际到位科研经费达7.98亿元,年均约1.33亿元。2014至2018年,阜外医院连续五年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心血管专科领域排行榜中名列第一名。3. 影响深远的国际交流阜外医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自2010年开始举办“中国心脏大会”(简称CHC,前身为自2004年始举办的“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为国内外同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与美国国立心肺研究所、美国克利夫兰心脏病中心、英国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和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交流关系,不断提升医院在国际心血管病领域的学术影响力。60年来,医院接待了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外宾来访交流,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多个国家和组织机构开展国际合作课题,为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国内转化发挥了积极作用。2000年至今,已与30余个国家开展示教演示,为心血管领域新技术的推广和相关学科的培训提供了适宜的新技术平台。同时医院积极公派业务骨干出国学习、交流,部分学员归国后成为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和外界沟通搭建了桥梁,让世界心血管病防治舞台越来越多地听到了阜外的声音。(三)预防方面:发挥心血管疾病预防“国家队”作用,实行“将心血管病防治主战场由医院向社区转移”防控策略,让人民群众少得病1. 开创了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阜外医院一直倡导和引领中国心血管病预防工作。阜外医院心血管病流行病学防治研究工作始于1959年。1978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研究的专业研究室。2000年成立群体遗传学及防治研究室,在我国心血管人群防治基础上开拓了新的遗传流行病学的发展领域。2004年9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落户阜外,具体负责推动全国的心血管病防治和研究工作。2013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投入实质运营,软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站上了更高平台。2. 引领中国防治事业走向世界1969年深入首钢,率先开展高血压等常见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创造了心血管病社区防治新模式,对我国民众心血管病的预防发挥了巨大作用,形成了著名的“首钢模式”,1994年WHO通过卫星向全球推广这一模式的经验。1981年开展了中美20年流行病合作及国内多中心长期队列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以阜外医院为核心的16个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基地和专业的研究队伍,掌握了心血管病和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提出和制定了防治策略。医院先后于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和2015年五次领导组织全国性高血压病抽样调查,至今已形成覆盖25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6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控网络,管理患者60万,扩大管理300万人,一年控制达标率从22%提高到了71%。3. 借助“互联网+”推动分级诊疗自2009年开始阜外医院积极探索社区防治转诊模式,与北京多家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启动合作与防治项目,与北京市五大城区卫生局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书,推行专家定期社区出诊,已经形成北京市社区心血管疾病“前筛”、“后疗”和“健教”三个基地。2013年组织召开了全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不断探索和完善心血管病防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2014年启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该项目目标在于探索出“以最小的花费取得最佳防治效果”的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方案。截至目前国家投入经费11.04亿元,已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的248个项目点,筛查总人数达到314万人,高危对象干预管理总人数超过68万人。由于该项目覆盖全国,地域差异大,涵盖近56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全国心血管疾病的百万人群前瞻队列已成为全球之首,被美国NIH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誉为“全球精准医学研究的最佳资源平台,是中国的方案,世界的平台,十分令人振奋!”。该项目将成为我国未来原创性心血管药物靶点发现及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国家战略资源。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提高基层高血压管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2017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委托该院成立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围绕“五统一”要求,即统一基层高血压指南、统一指南培训与考核、统一基层高血压质量考评体系、统一绩效考核、统一开展民众宣教,开展相关工作。组织专家委员会制定《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并在2017年11月正式发布并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积极开展《指南》的线上、线下培训和考核,截至目前:全国线上培训覆盖31个省、354个市、3002个区县、38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万名基层医生,培训前平均分69分,培训后平均分90分。在线平台患者管理人数857万人、患教信息发送量1907万次;全国线下培训举办“雄鹰计划”培训班18期、累计培训1100名基层医生骨干,“群雁计划”培训会已举办38期、培训基层医生4700名。另外《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质量考评手册》撰写、宣教工作也正在逐步推进中。4. 打造了全国性心血管疾病资讯平台自2004年成立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以来,阜外医院打造了一个全国性心血管疾病资讯平台,编辑出版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2016年》,该报告立足于国家代表性和权威性,已形成广泛影响力。制定了《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1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社区疾病管理教程》;2013年制定和推广了《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2015年启动修订《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国家级行业规范文件《心脏性猝死的标准》与编制循环系统33个疾病临床路径;2016年修订了《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指南》。(四)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大人才观”理念,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心血管专业人才,是国家心血管防治领域的人才培养摇篮1. 教学资源的国家队平台阜外医院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致力于心血管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医院现覆盖理学、医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2个;三级学科专科医师培养基地2个。医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82名、硕士生导师94名;育有全国优秀教师陈在嘉,院校教学名师胡盛寿、顾东风,院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十余名德艺双馨的医学教育工作者。2. 层出不穷的人才阜外医院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造就了一代中国心血管领域大师级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家,为我国心血管专业领域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院内先后培养了6位院士,他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英恺、顾东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朱晓东、高润霖、胡盛寿,21名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名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万人计划”人选,1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荐计划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近十年,面向国内外招聘了心内科、内分泌疾病、血脂异常、心肺运动、血栓性疾病、个体化治疗、分子诊断、血管外科、高血压、泌尿外科等多位“出类拔萃”的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向国家级医学中心转变夯实了基石。向院外输送大量的心血管病领域专业人才。1970-2017年中,60%全国心脏中心的主任在阜外医院进修学习过,医院共输出约500名心血管病专业技术骨干,为全国40余家心脏中心输送了心脏外科主任。作为一所临床教学医院及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医院承担了北京高等护理学校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以及中华护理学会与北京护理学会专科护士认证的培训工作,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护士近500人。自1977年恢复招生起,医院共培养105名博士后、1044名博士、1061名硕士及14375名进修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医院还接收了来自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家的医务工作者来院学习,不断加强与其它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培养合作,扩大我国在世界心血管人才培养方面的影响力。目前,为更好地培养心血管优秀后备人才,积极探索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医院推出了“3+X”优才计划,面向全国公开招录和培养优秀心血管专业住院医师。3. 心血管技术协作网络的建立阜外医院完成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近代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建立了心血管技术培训网络。1982年创建“全国心血管病临床技术协作培训中心”,1988年更名为“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自2009年起,阜外医院在全国科学布局,构建分级管理与培训体系,推广适宜有效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技术,先后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3家医院合作成立心血管技术培训网络,极大提高了区域辐射能力和全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技术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心血管病患者的就医需求。4. 开展心血管病专业质控工作为加强心血管病专业医疗质量管理,实现我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2017年11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承担国家级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至今已吸纳全国200余位心血管病专家,组成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心外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影像7个专家工作组。协同制定心血管病专业10个病种/技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国家心血管病质控网络平台(www.nccqi.org.cn),探索心血管病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工作,分析和报告全国心血管专业质量现状,编写《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心血管病专业部分。形成集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心外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影像为一体的全国心血管病质控体系。以实现全国心血管疾病诊疗及预防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作为工作目标,为建设健康中国助力。5. 委省共建项目2013年起,医院承担了“云南项目”、“河南项目”两个委省共建项目,进一步拓展未来发展空间,推进“阜外”品牌资源在国内的伸展,把国内最优质的心血管病诊疗资源带到各省市甚至周边国家。2017年9月15日,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正式运营。2017年12月16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正式开诊运营。三、医院获得的社会荣誉医院多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首都卫生系统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首都卫生系统文明单位标兵、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培育出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工作先进个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中国好医生、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等一大批“阜外”精英,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对44家委预算管理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评中,阜外医院连续三年位列第一,充分肯定医院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阜外人在六任院领导的带领下,传承“听党指挥守纪律”的军队优良传统和“治学严谨”的协和精神,形成了认真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的“创新精神”和协作包容、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这一阜外家风,推动了医院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洪流中独占鳌头,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在心血管临床、科研、防治、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创造了在我国乃至世界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诸多第一,促进了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阜外”品牌的盛誉。
推荐阅读
乳牙急性牙髓炎的重要症状是什么
2025-07-28 12:19:29
乳牙急性牙髓炎的重要症状是什么
败血症怎么办
2025-07-26 13:24:01
败血症怎么办
近视引起的玻璃体混浊怎么办
2025-07-27 12:55:23
近视引起的玻璃体混浊怎么办
长了带状疱疹能洗澡吗?
2025-07-25 11:48:10
长了带状疱疹能洗澡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