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急诊科

(一) 科室沿革

积水潭医院急诊科前身是在建院之初1956年1月28日成立的综合急诊室,1960年2月创伤急诊从 综合急诊室分出,期间综合急诊室由大内科统一管理。1984年12月经医院批准综合急诊室从大内科分出,改为急诊科。今天的急诊科成立于2002年7月,占有建筑面积3987平方米,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同时还设有放射科、检验科、药房和功能齐全的手术室。同年,经卫生局批准成立“北京市创伤、烧伤抢救中心”。2014年11月,建筑面积1572平方米的回龙观院区急诊科也正式开业。科室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任命王聪为科主任助理,刘辉任护士长。

(二)设备配置

急诊科在建科之初设备比较简陋,包括心电图、呼吸机、监护仪等均为国产。成立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后设有大型抢救室1个,抢救床4张,6张床位的重症监护室1个,床旁全部采用飞利浦监护仪并配备中心监护设备,有各种呼吸机9台,除颤仪4台;留观病房6间,床位20张;临时输液椅40张。2014年成立的急诊科回龙观院区。设有4张床的抢救室,8张床位的重症监护室,14张床位的留观室和可容纳40张座椅及床位的临时输液区;有各种呼吸机12台,除颤仪3台,PiCCO一台,床边超声一台,血滤机一台。

(三)专业技术

1、业务目前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床旁超声检查都是作为每位急诊医生必会的技能。对于各种危重急症的识别、抢救、诊治取得了长足进步,如多发创伤、重度烧伤、心脏急诊、呼吸衰竭、脓毒症、多脏器衰竭、休克、急性中毒等。可以开展各种床旁POCT的监测,床旁超声,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床旁血滤的治疗。2012年开始对急诊压疮病人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压疮护理小组采用的新理念和新药物管理压疮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压疮的好转率和治愈率大幅度提高。

2、人才梯队1984年成立的急诊科没有固定的急诊医生,出诊医生均为大内科医生轮值,护士有20人均为中专学历。今天的急诊科医护总人数133人,内科急诊专业医师28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2人,主治医师11人;博士1名,硕士21名;护士105人,其中副高1人,主管16人,护师44人;本科28人,大专77人。

(四)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1、科研与北大医院的杜军保团队合作围绕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和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先后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项,吴阶平医学基金1项。

2、专著、论文近10年来医生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46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4.8,护士发表文章45篇。

3、教学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学医院急诊科一直负责北医本科、7年制和8年制的急诊带教工作,赵斌主任医师、王聪副主任医师参与了北医心肺复苏和中毒的大课讲课,2006年急诊科获批成为北京市14家医院急诊专科培训基地之一。急诊科做为“中华护理学会急诊专科护士实习基地”多次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4、学术交流赵斌主任在2015年7月2日参与组织第一届首都急诊抗感染论坛,2015年7月7日参与组织第一届首都急诊死亡病例讨论会,2015年12月3日组织第一届积水潭急诊论坛。并担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中国心胸血管麻醉急救与复苏专业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急诊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委。参与编写和编译急诊专业书籍10本。

5、人才培养10余名护士公派学习并取得了急诊认证资格证书。王聪副主任医师2009年开始担任中法培训中心高级模拟培训专家。

(五)应急救援事件

1、2003年20余名医护人员参与抗击非典的战斗。

2、每年接待不同数量的成批伤患者,2010年95批340人次;2011年94批362人次;2012年86批322人次;2013年72批85人次;2014年61批226人次。

(六)主要荣誉

 

1、护士薛艳丽2012年11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护士”称号。

2、赵斌主任与北大医院共同完成的课题《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内源性一氧化氮体系的综合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课题《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碳体系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贰等奖,2004年。

3、1984年成立的急诊科荣获全国先进班组称号

二、科室大事件

1、积水潭医院急诊科前身最早是在建院之初1956年1月28日成立的综合急诊室,1984年12月经医院批准综合急诊室从大内科分出,改为急诊科。2002年7月经卫生局批准成立“北京市创伤、烧伤抢救中心”。 2014年11月回龙观院区急诊科。

2、2015年12月2日举办第一届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论坛。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积水潭医院是一家王府花园式医院。这里曾是元代大运河终点上樯帆林立的码头——“积水潭港”,也是清朝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棍贝子府”。1956年1月28日,昔日的王府旧址,诞生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坐拥一泓碧水的积水潭,已发展成为以骨科和烧伤科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7年有职工3000多人。床位1500张,其中新街口院区1000张,回龙观院区500张。北京积水潭医院以显著的医疗特色和医、教、研、防综合实力成为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其脊柱外科、创伤骨科、矫形骨科、手外科、小儿骨科、骨肿瘤科、运动医学科和烧伤科的医疗技术达到世界及国内领先水平。医院设有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市烧伤研究所、北京市手外科研究所、北京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北京市骨科疾病研究治疗中心,全国计算机辅助外科学会和计算机辅助外科研究和应用中心也设在该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在历次国家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成批伤救治中,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地震现场,温家宝总理熟悉而肯定地说:“积水潭医院骨科是最强的!”受国家卫计委的委托医院承办骨科和烧伤科进修班,截至到2014年已培养进修医生5000多人,他们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2001年,我国第一个“骨科培训中心”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2007年12月,中国第一个分子骨科实验室投入使用;2008年,亚洲最大的数字化手术室接待患者;2008年9月,经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与香港骨科医学院联合认证的中国大陆首家积水潭骨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成立。2016年,年手术量达到5万多例,居同等规模医院的亚洲之最,其中骨科手术突破4万例,居世界第一。2013年1月28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正式建成。院区有内科、普外科、心外科、泌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五官科、康复科、感染疾病科、内镜中心、中医科、ICU、CCU、RICU、EICU、数字化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和放射科、检验科、血库等医技科室。放射科配置了国内先进的核磁、CT、血管造影机、乳腺机等。有16间手术室,其中6间是数字化手术室,实现与新街口院区和国、内外的远程视频互动。门诊楼所有诊室全部是医生与患者“一对一”的独立空间。病人通道与医护通道分开。院区设计突出科学与人文。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原主任委员、脊柱外科教授田伟院长率领骨科专业团队,联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企联合攻关十年,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脊柱外科微创手术(CAMISS)的理念,创建了以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天玑”智能骨科导航手术体系。该系统拥有完全自主产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产品,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科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误差不到1毫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在全国“十二五”科技成果展上被评为“十三项标志性成果”之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肯定。田伟院长作为国内外医学领域知名的骨科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全院职工坚持医改方针和“精诚、精艺、精心”的院训,践行“以人为本,增强品牌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建设学院型医院”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国际知名、国内著名、区域优势”的战略目标,医院正在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不断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回龙观院区 新街口院区 新龙泽院区
推荐阅读
头皮长痘痘是怎么回事
2025-08-15 14:12:19
头皮长痘痘是怎么回事
l5椎体滑脱怎么治疗好
2025-08-15 17:43:48
l5椎体滑脱怎么治疗好
周一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2025-08-16 13:06:33
周一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孩子身上起风团是什么原因​
2025-08-16 11:55:17
孩子身上起风团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