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创伤骨科

(一)科室介绍

创伤骨科成立于1957年,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最早的骨科临床科室之一。2010年10月,列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现有床位188张,医生人数63人,护士人数70人,正主任医师18人,副主任医师26人,博士31人,硕士14人,平均门、急诊13万人次∕年,平均手术量8600例∕年。

(二)科室优势/特色:

创伤骨科以诊治四肢骨关节创伤为主要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拥有骨盆髋臼、肘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足踝、骨质疏松、老年骨折、机器人导航、骨感染不愈合、外固定架、ERAS加速康复外科、区域急救救治、创伤康复等十多个国际水平学术专业组。各个专业组均做出了大量相关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或领导地位。作为北京市创伤烧伤急救中心的重要组成科室,担负着北京乃至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多发、严重创伤抢救任务,还随时派出人员配合国家在各地的重要应急救治任务。作为全国知名的创伤骨科中心,每年要接待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翻修以及并发症处理等患者,并诊治。80 年代后期,创伤骨科在国内首先引进AO内固定理论与技术,从1989年开始每年举办AO学习班,为全国创伤骨科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科骨干。近10余年来,每年还举办多个专业的学习班,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现任学科带头人吴新宝主任担任国际骨科内固定学会(AO\ASIF)中国区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促会加速康复外科学会创伤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科康复专家委员会创伤康复组组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主任委员等职务。前任主任王满宜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3月,接任AO创伤亚太区主席。

在科研方面,创伤骨科获国家863、“十二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首发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科技进步、科技新星等多项资助。“骨科框架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组长单位。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骨创伤智能微创化手术技术装备研制与应用示范”。“不稳定骨盆骨折移位的影像学测量与诊断”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等一系列科研项目。近年来肘关节损伤的系统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先后获得北京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同时在临床大量应用及推广,获益患者达万人以上。

2002年创伤骨科率先在国内开展骨科框架导航技术的科学研究,作为联合团队的重要成员,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脊柱外科微创手术(CAMISS)的理念,创建了以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该系统拥有完全自主产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产品,误差不到1毫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进一步开展复位机器人的研究以及导航和机器人在全身其他部位骨折应用研究及开发,如骨盆、肘关节、足踝等,获得多项国家级的基金资助,多个项目已有阶段性成果或突破。历年来,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24项,厅局级科技奖10余项。

近年来,创伤骨科开展老年髋部骨折的研究,创立了一种独特且实用的共管模式,多科室合作,大大缩短了患者术前等待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很大程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国内率先将ERAS(加速康复外科)应用于创伤骨科,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获得首发重点项目及创新项目资助,建立了全国大数据中心,陆续发表了数个临床共识。在创伤急救方面也加强了科研和人才培养,承担着首发重点项目“区域性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设研究”,科室有5人参加国际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的培训并获得美国外科医学院的资质认证。另外,紧密联系学科发展方向及临床需求,开展了创伤智能微创化手术、骨折的术后康复、肢体重建、感染、骨质疏松、足踝,以及护理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积水潭医院是一家王府花园式医院。这里曾是元代大运河终点上樯帆林立的码头——“积水潭港”,也是清朝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棍贝子府”。1956年1月28日,昔日的王府旧址,诞生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坐拥一泓碧水的积水潭,已发展成为以骨科和烧伤科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7年有职工3000多人。床位1500张,其中新街口院区1000张,回龙观院区500张。北京积水潭医院以显著的医疗特色和医、教、研、防综合实力成为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其脊柱外科、创伤骨科、矫形骨科、手外科、小儿骨科、骨肿瘤科、运动医学科和烧伤科的医疗技术达到世界及国内领先水平。医院设有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市烧伤研究所、北京市手外科研究所、北京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北京市骨科疾病研究治疗中心,全国计算机辅助外科学会和计算机辅助外科研究和应用中心也设在该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在历次国家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成批伤救治中,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地震现场,温家宝总理熟悉而肯定地说:“积水潭医院骨科是最强的!”受国家卫计委的委托医院承办骨科和烧伤科进修班,截至到2014年已培养进修医生5000多人,他们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2001年,我国第一个“骨科培训中心”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2007年12月,中国第一个分子骨科实验室投入使用;2008年,亚洲最大的数字化手术室接待患者;2008年9月,经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与香港骨科医学院联合认证的中国大陆首家积水潭骨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成立。2016年,年手术量达到5万多例,居同等规模医院的亚洲之最,其中骨科手术突破4万例,居世界第一。2013年1月28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正式建成。院区有内科、普外科、心外科、泌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五官科、康复科、感染疾病科、内镜中心、中医科、ICU、CCU、RICU、EICU、数字化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和放射科、检验科、血库等医技科室。放射科配置了国内先进的核磁、CT、血管造影机、乳腺机等。有16间手术室,其中6间是数字化手术室,实现与新街口院区和国、内外的远程视频互动。门诊楼所有诊室全部是医生与患者“一对一”的独立空间。病人通道与医护通道分开。院区设计突出科学与人文。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原主任委员、脊柱外科教授田伟院长率领骨科专业团队,联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企联合攻关十年,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脊柱外科微创手术(CAMISS)的理念,创建了以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天玑”智能骨科导航手术体系。该系统拥有完全自主产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产品,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科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误差不到1毫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在全国“十二五”科技成果展上被评为“十三项标志性成果”之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肯定。田伟院长作为国内外医学领域知名的骨科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全院职工坚持医改方针和“精诚、精艺、精心”的院训,践行“以人为本,增强品牌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建设学院型医院”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国际知名、国内著名、区域优势”的战略目标,医院正在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不断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回龙观院区 新街口院区 新龙泽院区
推荐阅读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阴虚还是阳虚
2025-07-01 13:30:57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阴虚还是阳虚
非经期有棕色血伴腹痛腰痛是怎么回事
2025-07-04 15:01:58
非经期有棕色血伴腹痛腰痛是怎么回事
眼球震颤是什么原因​
2025-06-30 18:14:52
眼球震颤是什么原因​
大定风珠治疗震颤多久见效
2025-06-30 12:40:53
大定风珠治疗震颤多久见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