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运动医学科

六十余年来,在浓厚的骨科学术氛围中,一代又一代医学学子投身于积水潭医院的骨科事业中,为之奉献的同时也被培养成为中国骨科栋梁之材。 1999年初,一批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骨科医生在经过国外的系统培训后回国,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将自己所学习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付诸于实践,开始拓展一个全新的骨科领域——运动损伤。

在经历了最初十年的艰苦创业阶段后,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运动医学科。现设有病房48张床,医生13人,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5人,硕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人,教授1人。目前以膝、肩、肘、髋、踝关节运动伤病为主体开展较大规模的各类关节镜和切开手术,年手术量近3000例,包括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半月板修复和移植、软骨修复、髌骨关节不稳定、肩关节不稳定、肩袖损伤、肩部骨折及人工肩关节置换、肘关节关节镜、不稳定及置换术、髋关节撞击症及盂唇损伤、踝关节不稳定及踝关节镜等。

作为绩效突出的医院重点科室,运动损伤科从开始组建就着眼与国际接轨。依照骨关节运动损伤现代诊疗理念更新了诊疗和康复常规、引入了主流的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建立了系统正规的国际化评估和随访体系。科室的医生全部都经过国外系统培训、专科培训、专项技术培训、定期参加权威的专业学术会议。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可以迅速将最新的技术应用于临床。十年来,科室开展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填补了积水潭医院及国内专业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其中一部分属于国际首创。他们成功诊治了大量的运动损伤患者,形成了崭新的患者群体,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运动员就诊医院,近年来为国家级运动队作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国家体委及运动员们的肯定,在为运动员提供“一站式”医疗保障的同时,也最大程度满足了人们对运动医疗健康的需求。

科室临床科研水平起点很高。承担了十余项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皮划艇队和赛艇队的调研课题、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项目,科技新星项目,首都科学发展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等。在创新的思路引导下,开展了关于肩关节置换、肩关节不稳定、肩袖损伤、肘关节镜、踝关节不稳定、髋关节撞击症、半月板移植、后外复合体重建、髌骨关节不稳定、导航下关节镜手术等多项新技术研究,其中有些技术属国际首创。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成功申请了五项国家级发明专利,2008年还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10年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市级让你选。

在医院和科室的支持下,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并得到国内、国际同行认可的青年学者,任职于多个学术组织,如: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学组、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国家体育总局医疗专家组、AO组织技术部亚太专区专家组、国际ISAKOS、亚洲肩关节外科研究会(ASSG),2012年伦敦奥运会国家队医疗专家等等。

科室近年来致力于面向国内推广先进的运动损伤治疗理念与微创技术,旨在提高我国的运动创伤与骨科关节镜技术水平,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每年培养全国初、中、高级关节镜专科进修医生数十名,定期在医院和全国各地举办各种专科培训班和学术会议。

在“ 精诚、精益、精心”的医院氛围中,运动损伤科也逐渐形成了自身“进取、凝聚、责任”的科室形象和文化,旨在打造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一流运动医学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致力于关节镜技术的推广和培养全国各地的关节镜专科进修医生,常年设有专科进修班(3个月-6个月)及高级研修班(1个月)。每年举办4期短期基础培训班,包括授课、模型操作及观摩手术,强调临床实用性、动手操作和面对面交流。

一、科室基本情况

(一)科室沿革

2005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成立,南地病房正式组建运动损伤科,由最初15张床位扩建成30张,由原创伤科室骨科关节镜专业组和肩关节专业组组成。成立之初主要收治半月板损伤、盘状半月板修复等简单手术,随着不断发展逐渐开展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半月板修复和移植、软骨修复、髌骨关节不稳定、肩关节不稳定、肩袖损伤、肩部骨折及人工肩关节置换、肘关节关节镜、不稳定及置换术、髋关节撞击症及盂唇损伤、踝关节不稳定及踝关节镜等。随着老一代的骨科医生带领年轻医生不断创业,2008年11月床位 扩建成现在的48张床位,由南地病房搬迁到北三病房。目前以膝、肩、肘、髋、踝关节运动伤病为主体开展较大规模的各类关节镜和切开手术,年手术量近3000例。医生14人,护士18人。

(二)设备配置

建科初期科室设备陈旧,只有简单的看片灯、台式血压计等设备,现科室关节镜手术动力系统、半月板移植手术器械、肩关节镜手术器械、骨科上下肢肌力训练器、KT1000膝关节韧带测量仪等。

(三)专业技术

1、业务

作为绩效突出的医院重点科室,运动医学科从开始组建就着眼与国际接轨。依照骨关节运动损伤现代诊疗理念更新了诊疗和康复常规、引入了主流的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建立了系统正规的国际化评估和随访体系。十年来,科室开展了关于肩关节置换、肩关节不稳定、肩袖损伤、肘关节镜、踝关节不稳定、髋关节撞击症、半月板移植、后外复合体重建、髌骨关节不稳定、导航下关节镜手术等多项新技术研究,这些技术填补了积水潭医院及国内专业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其中“人工反球肩关节置换术”这项诊疗技术于国内领先。成功诊治了大量的运动损伤患者,形成了崭新的患者群体,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运动员就诊医院,近年来为国家级运动队作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国家体委及运动员们的肯定,在为运动员提供“一站式”医疗保障的同时,也最大程度满足了人们对运动医疗健康的需求。

2、人才梯队

运动医学医师共14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2人,本科3人。运动医学护士共18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12人,护士2人。其中护士中有1位硕士学历,科室另有1名科研秘书及1名行政主任助理。

(四)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1、科研

科室临床科研水平起点很高。承担了10余项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皮划艇队和赛艇队的调研课题、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项目,科技新星项目,首都科学发展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等。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近百余篇,申请了多项国家级发明专利。

2、专著、论文

建科以来医生团队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文章近100多篇,主编论著6部,SCI文章、专利10多项。护理团队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文章近40篇,参编书籍近5部,例如《骨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骨科用具护理指南》等。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第一篇SCI文章,突破我院护理领域的空白。

3、教学

科室对于临床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理念以及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等成果向国内同行业医生推广,每年开展若干次关节镜手术技术培训班,累积培养关节镜专科医生上千人次。积极落实进修医生及护士的培训、考核等教学任务。通过临床实践、理论讲解、手术演示等方式,传播先进的运动医学相关知识与新的诊断、治疗技术规范,加强对专科知识的普及教育,扩大专业影响力。积极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对实习医生、本院轮转医生、进修护士等严格落实培训制度,专人负责带教,定期考核,努力提升轮转住院医师及护士的专业素养。

4、学术交流

多次参加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以大会发言、专题报告、病例汇报讨论等形式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扩大了本专科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5、人才培养

运动医学科致力于关节镜技术的推广和培养全国各地的关节镜专科进修医生,常年设有专科进修班(3个月-6个月)及高级研修班(1个月)。每年举办4期短期基础培训班,包括授课、模型操作及观摩手术,强调临床实用性、动手操作和面对面交流。

(五)应急救援事件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科室派2名医疗专家赴奥运一线为运动员服务,出色完成任务;护士作为志愿者为奥运会服务。2015年参与世界锦标赛志愿者服务工作,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医疗保障工作。2016年备战2022年张家口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

(六)主要荣誉

个人:

1、1998年姜春岩等人获得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2、2012年4月姜春岩获得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3、2012年3月姜春岩获得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2011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

团体:本支部获得“青年文明号”称号

二、科室大事记(按照年月日依次排序)

1、1999年1月初,高波主任和冯华主治医师正式开始专业化的关节镜工作,拥有独立的4张病床,专门研究膝关节镜的诊疗技术,也就是现今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的雏形。

2、2003年扩大了关节镜专科病床并开设了肩关节专科病房

3、2005年10月,由创伤骨科“关节镜微创技术与运动损伤专业组”与“肩关节外科专业组”共同组成的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正式成立。32张病床。当时的科主任由现任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行政主任的王满宜教授担任,与此同时,医院还成立了“运动医学中心”。

4、2006年成功完成半月板移植术。迄今共实施60例半月板移植手术。

5、2008年,冯华主任正式成为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行政主任。同年12月床位扩建成现在的48张床位,由南地病房搬迁到北三病房。

6、2008年成功完成人工反球肩关节置换术,迄今共完成100例反球关节置换手术。完成300例膝关节脱位及多发韧带损伤手术治疗。

7、2011年成功举办第一届积水潭运动医学高峰论坛。

8、2012年护士长张爽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成为积水潭医院护理专业的第一项专利。

9、2014年由护理部高小雁主任作为通讯作者,鲁楠等合作完成的SCI文章刊登,成为积水潭医院护理专业的第一篇SCI文章。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积水潭医院是一家王府花园式医院。这里曾是元代大运河终点上樯帆林立的码头——“积水潭港”,也是清朝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棍贝子府”。1956年1月28日,昔日的王府旧址,诞生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坐拥一泓碧水的积水潭,已发展成为以骨科和烧伤科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7年有职工3000多人。床位1500张,其中新街口院区1000张,回龙观院区500张。北京积水潭医院以显著的医疗特色和医、教、研、防综合实力成为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其脊柱外科、创伤骨科、矫形骨科、手外科、小儿骨科、骨肿瘤科、运动医学科和烧伤科的医疗技术达到世界及国内领先水平。医院设有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市烧伤研究所、北京市手外科研究所、北京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北京市骨科疾病研究治疗中心,全国计算机辅助外科学会和计算机辅助外科研究和应用中心也设在该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在历次国家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成批伤救治中,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地震现场,温家宝总理熟悉而肯定地说:“积水潭医院骨科是最强的!”受国家卫计委的委托医院承办骨科和烧伤科进修班,截至到2014年已培养进修医生5000多人,他们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2001年,我国第一个“骨科培训中心”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2007年12月,中国第一个分子骨科实验室投入使用;2008年,亚洲最大的数字化手术室接待患者;2008年9月,经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与香港骨科医学院联合认证的中国大陆首家积水潭骨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成立。2016年,年手术量达到5万多例,居同等规模医院的亚洲之最,其中骨科手术突破4万例,居世界第一。2013年1月28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正式建成。院区有内科、普外科、心外科、泌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五官科、康复科、感染疾病科、内镜中心、中医科、ICU、CCU、RICU、EICU、数字化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和放射科、检验科、血库等医技科室。放射科配置了国内先进的核磁、CT、血管造影机、乳腺机等。有16间手术室,其中6间是数字化手术室,实现与新街口院区和国、内外的远程视频互动。门诊楼所有诊室全部是医生与患者“一对一”的独立空间。病人通道与医护通道分开。院区设计突出科学与人文。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原主任委员、脊柱外科教授田伟院长率领骨科专业团队,联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企联合攻关十年,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脊柱外科微创手术(CAMISS)的理念,创建了以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天玑”智能骨科导航手术体系。该系统拥有完全自主产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产品,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科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误差不到1毫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在全国“十二五”科技成果展上被评为“十三项标志性成果”之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肯定。田伟院长作为国内外医学领域知名的骨科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全院职工坚持医改方针和“精诚、精艺、精心”的院训,践行“以人为本,增强品牌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建设学院型医院”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国际知名、国内著名、区域优势”的战略目标,医院正在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不断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回龙观院区 新街口院区 新龙泽院区
推荐阅读
感冒好多长时间后可以打预防针
2025-06-30 08:06:25
感冒好多长时间后可以打预防针
脑白质脱髓鞘的病变是什么
2025-06-30 19:25:17
脑白质脱髓鞘的病变是什么
内分泌失调导致皮肤变差怎么办​
2025-07-01 12:02:42
内分泌失调导致皮肤变差怎么办​
33周肚子疼如痛经但没有破水没有红
2025-07-01 16:03:48
33周肚子疼如痛经但没有破水没有红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