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疼痛科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专科成立于1996年,是该院特色专科,拥有国内先进技术,为省内一流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疼痛专科,重点采用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性疾病,近几年来科室规模扩大,不断引进新技术、增添新设备、开展新项目,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共有医师6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有硕士生导师1名,硕士2名,各医生均毕业于重点医科大学,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并在全国著名医院或医科大学进修学习,熟悉各种原因引起疼痛的诊断和治疗,熟悉内外科疾病,对运用针灸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对病员进行康复治疗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该科每日门诊量60余人,一年诊治病人2万人次。

科室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疼痛性疾病进行治疗,传统中医方面有毫针针刺、拔火罐、游走罐、灸法、电针、温针、梅花针、刺络拔罐、耳针、穴位敷贴、中药熏药、中药口服治疗等,西医治疗方面主要采用物理疗法,包括声、光、电、力学等方面,该科拥有现代理疗设备,如电脑牵引床、超声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中频电脉冲治疗仪等。另外,在康复训练方面对患者进行运动疗法的康复指导及手法治疗。

主要诊治范围为急慢性疼痛,以慢性疼痛性疾病为主,如颈(腰)椎病、颈(腰)椎间盘膨出、颈(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急慢性扭挫伤、痛风、退行性骨关节炎、髌骨软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腕管综合征、腕指关节痛、头痛、偏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失眠、焦虑综合症、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神经性耳聋、过敏性鼻炎、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脑出血致偏瘫;胃脘痛、慢性胃肠炎引起的腹痛、呃逆、便秘、便溏、跟痛症、手足皮疣、鸡眼、月经不调、痛经、肥胖等疾病。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对慢性疼痛性疾病治疗上有显著疗效,该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近年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研省市级临床科研项目3项,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温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获得成都市政府科技进步奖及推广应用奖。该科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四川省卫生学校、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大中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实习基地。

科室医生
张敏
张吉
邱玲
黄乐平
医院信息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一所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942年,原名“成都市立医院”,是成都市第一所市级公立医院。医院为首批“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和省级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是5所大学的教学实习医院及临床医学院。医院由位于高新区的南区和青羊区红星路一段的北区组成,占地面积8.4万平方米(125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现有编制床位2600张,开放床位约3000张。医院现有一级科室26个,二级科室8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康复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国家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4个(呼吸内科、儿科、血液病科、心血管科)。国家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学(专)科14个,市级重点学(专)科10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6个。截止2020年5月,全院职工2799人,其中高级职称363人,博士和博士后114人,硕士454人,省、市名中医51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6人;研究生导师30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人,中药师承人才2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1人,“十二五”至今,获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36项;获省市政府科技奖21项;获得专利28项。医院既是成都市中医药工作的牵头单位,又是高新区、天府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规模、技术水平、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和品牌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同类医院中名列前茅,正向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区域最优”的学院型中西医结合医院昂首迈进。
南区 北区
推荐阅读
月经淋漓不尽怎么办​
2025-07-15 10:35:04
月经淋漓不尽怎么办​
晚上喝了三七粉严重失眠怎么回事
2025-07-13 12:50:13
晚上喝了三七粉严重失眠怎么回事
人参救急固脱怎么用:科学应用与实效指南
2025-07-17 11:32:23
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的区别
2025-07-17 08:24:17
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的区别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