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小儿血液肿瘤科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创建于1973年,是国内最早建立儿童血液肿瘤专科的医疗单位之一。1984年~2007年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组长单位(组长廖清奎教授),目前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副组长单位(副组长高举教授)。作为该院教育部重点学科儿科学的重要三级学科,儿童血液肿瘤科1995年曾获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与该院妇产科联合组成的“妇科肿瘤与小儿血液肿瘤实验室” 1999年获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现科室学科人才队伍和技术力量雄厚,已形成以中青年高学历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梯队,为儿童血液/肿瘤专业硕士、博士招收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职教授6名,退休返聘教授6名,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讲师3名,住院医师3名,护士3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包括退休返聘教授),在职硕士生导师5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部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绝大部分人员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先后有10余位医师在国外进修学习。多人担任全国和省市学术团体学术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前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儿科专委会前主任委员廖清奎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副组长高举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符仁义教授,中华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李强教授,中华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委员贾苍松教授。多人担任各种学术杂志副主编和编委。

二、医疗技术水平

儿童血液肿瘤科的医疗技术和科研居于国内一流水平,科室下设两个血液病区和一个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病房,病床核定60张,常年实际开放床位80多张。每年收治新发儿童血液肿瘤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其他恶性实体肿瘤等)200多例,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和实力最强的的儿童血液肿瘤疾病诊治中心。在儿童贫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白血病和其他恶性实体肿瘤诊治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此外,科室下设一个具有国内一流设备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病房,占地面积200余平方米,采用全封闭式水平层流和中央空调系统,包括百级层流室2间和万级层流室2间。作为中华儿科分会血液学组移植亚专业全国协作组成员单位之一,2009年科室获得中华骨髓库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准入资质,是四川省内唯一获得准入资质的儿科医疗单位,已成功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脐血干细胞)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重型地中海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疾病,疗效显著,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三、科学研究

科室崇尚学术,注重临床与科研共同发展,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科室在廖清奎教授和罗春华教授带领下,一直致力于铁缺乏症、围产期母婴铁代谢的系列研究,率先完成了我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并研究了缺铁对机体各器官功能的不良影响。系统深入研究了转铁蛋白、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在母胎铁转运中的作用,首次提出了孕母严重缺铁影响胎儿铁供给的“有限无私理论”,修正了孕母铁状况不影响胎儿铁代谢的传统观念,对指导母婴铁缺乏症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肯定。历年来,该系列研究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和四川省科技厅基金的资助,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近20项。

近年来科室在既往铁缺乏症和母胎铁转运机制研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深入研究铁代谢异常与慢性病贫血及白血病等疾病关系,试图进一步阐明儿童白血病的分子发病机制,以及探索针对白血病铁代谢途径的新型治疗策略。《白血病铁代谢异常及其意义》2009年获四川省医学科学一等奖。

四、实验室建设

2007年医院从美国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引进了马志贵教授,重新组建了儿童血液/肿瘤研究室,是卫生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集临床和基础研究于一体的实验中心和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室已投入使用400多万元实验设备,用于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包括AI遗传工作站、流式细胞仪Beckman Coulter FC500、全自动倒置显微图像工作站Nikon TiE、正置荧光显微分析系统Olymbus BX51、体视显微镜Olymbus SMZ1000、电穿孔仪 Bio-rad Gene pulser Xcell、蛋白电泳系统Bio-Rad protean II Xi 20cm、六色梯度实时定量PCR仪Bio-Rad CFX96 、PCR仪 MJ PT220、连续波长多功能酶标仪Thermo Varioskan flash、高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 Avanti-26xp、台式低温离心机Beckman Allegra X-22R、全自动消毒机Sanyo MLS-3780、生物安全柜 KS9 PS12、CO2孵箱 Thermo、恒温水箱 Memmert WB10、液氮罐 Cole-tarmer Locator 4等,为临床血液病的诊断和科研提供了雄厚的硬件支撑。

研究室负责人马志贵教授是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获得者,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1998年~2005年在美国St. Jude 儿童研究医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白血病及淋巴瘤的分子发病机理、细胞遗传学及血液病基因诊断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取得突出成绩,在《Nature Genetics》,《Blood》,《Leukemia》等SCI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室Manager顾玲副研究员,长期从事血液肿瘤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四川省卫生厅应用基础项目1项,在《Leukemia》,《J Exp Clin Cancer Res》等杂志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研究室人员已熟练掌握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沉淀、western blot、基因转染及转导、染色体G显带、FISH等各项实验技能。研究室已建立白血病基因诊断和细胞遗传学诊断方法。为临床血液病的诊断和科研提供了雄厚的软件支撑。

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ALK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和“血液肿瘤mTOR信号路径的活化在糖皮质激素耐药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与儿童血液肿瘤科临床医师密切合作致力于淋巴造血系肿瘤糖皮质激素耐药机制和逆转机制的研究,以及铁代谢及其铁代谢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血液肿瘤研究室研究团队已获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已在Blood、Leukemia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

五、人才培养

科室注重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早在1978年廖清奎教授已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儿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开始招生儿科血液专业博士研究生,学科累计培养博士20余名、硕士50余名。其中许多已成为我国儿童血液肿瘤学科领域知名的学术骨干,并在国内多家医疗单位担任院长和主任等行政职务,为我国儿童血液肿瘤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科室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美国St.Jude 儿童研究医院、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在铁代谢紊乱与血液肿瘤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红细胞造血等领域建立了长期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联系。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医院现开放编制床位1580张,其中华西院区730张,锦江院区850张,有22个临床科室和6个医技科室。妇产科学和儿科学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儿科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专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妇产科学、儿科学、母婴医学和应激生物学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妇产科学和儿科学为博士后流动站。医院拥有“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早期发育与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嵌合研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妇科恶性肿瘤诊治、小儿血液病及小儿肿瘤诊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防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全国救治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区域协作中心、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卫生计生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产前诊断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四川省妇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妇幼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四川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四川省人类精子库、四川省N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四川省产科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均设在我院。2008年医院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正式挂牌。医院承办《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两本国家级杂志。医院现有职工2981名,其中正高级师资103名,副高级师资145名,博士生导师70名,硕士生导师10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人,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千人计划青年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8人,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3人,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和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4人。我院在全国学术团体中,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等国家级学会/协会下设委员会和学组中担任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30余人次;还有四川省和成都市医学会妇产科、儿科、生殖医学、遗传、药事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多名。医院承担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的妇女儿童危重疾病病人的救治、转诊、会诊等大量临床工作。2018年医院门、急诊243.2万人次,出院5.66万人次,手术和操作4.21万人次,分娩1.24万人次,平均住院日为5.40天。医院开设妇产科、儿科多种亚专业普通门诊、特需门诊、名老专家和知名专家门诊,以及专科专病的特色门诊,许多妇产科、儿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医院检验科是全国唯一一家同时通过ISO15189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认可的专科医院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全球47个国家互认。医院建设了完整的危重症监护体系,使危重病的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产科中央监护网络系统、全程家庭胎儿监护系统等通过在医院或在家中对胎儿进行监护,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每年产科收治的孕妇中,70%以上为高危孕妇。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及其各项衍生技术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每年完成各项治疗3000余周期,成功率接近40%,四川省首例试管婴儿即在我院诞生。2000年小儿血液肿瘤科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小儿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小儿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5年生存率达7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开展顺利。新生儿科是四川省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和转诊中心,每年收治各类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超过3000例。小儿心血管科是首批在国内开展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单位之一,年均完成各类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500多例,在胎儿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我院拥有独立分设的儿童传染性疾病病房,在SARS、甲型H1N1流感、儿童手足口病等流行病的诊疗和防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医院以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为核心,确立了以妇幼健康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利用和实现共享的发展重点,形成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334个监测区县、1.4亿人口、监测医院达783所的监测网络,在出生缺陷监测、遗传家系库建设等方面争取到了包括科技部973项目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设在我院的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除完成本院医疗保健任务外,还承担大量产前诊断与遗传病诊断会诊工作,基本涵盖了目前国内所能进行的产前诊断与遗传病诊断项目。2018年,医院到校科研经费共计8354.3万元,获准各类科研课题19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5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发表SCI论文262篇。近5年分别在《THE LANCET》《CELL》《nature medicine》《the bmj》《JAMA Oncology》《THE LANCET Global Health》《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Cell Research》《Circulation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重要影响力杂志上发表数篇论文。获专利44项。近5年获得的国家级及部省级科技成果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青年奖)二等奖1项。
锦江院区 华西院区 儿童康复与健康中心
推荐阅读
心脏术后心律失常是什么原因​
2025-09-08 19:26:07
心脏术后心律失常是什么原因​
牙列拥挤的危害有哪些
2025-09-04 11:55:47
牙列拥挤的危害有哪些
颈淋巴结转移癌原因是什么
2025-09-05 11:12:28
颈淋巴结转移癌原因是什么
白蛋白低吃什么水果补得快
2025-09-05 16:26:07
白蛋白低吃什么水果补得快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