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成都医学院附一院儿科为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儿科教研室,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3年获批医院优质专科建设。科室现有编制床位92张,其中普儿病房70张,新生儿病房22张。设有普通儿科病房、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新生儿普通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隔离室、儿童保健门诊、高压氧治疗室、门诊留观输液室。现有医护人员50人,规培生9名,其中医生12名,护士38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1名,硕士5名,硕士生导师1名。

医疗设备:包括新生儿吊塔、暖箱、心电监护仪、辐射保暖抢救床、进口小儿呼吸机、CPAP、电控双面光疗箱、微量输液泵、婴儿高压氧舱、多功能智能评估仪、贝利和韦氏智能评估系统、骨龄检测系统、儿童肺功能仪、全自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听力筛查仪、儿童视频脑电图等。

技术力量:儿科危急重症抢救治疗成功率高。在新生儿、儿童保健和儿童其他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治上较具专业特色。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支持和并发症的诊治;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重症肺炎、败血症、休克、DIC和先天性梅毒等的诊治。智能评估(DDST、韦氏、贝利),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儿童孤独症、焦虑症、多动症的初筛;矮身材、儿童抽动症的诊治、骨龄检测。儿童慢性咳嗽及喘息性疾病、不典型支原体肺炎等的诊治。儿童癫痫、脑炎、发育期脑损伤(脑瘫)等的诊治。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及难治性肾病的诊治。儿童风湿性及类风湿疾病、不完全川崎病及过敏性疾病的诊治。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儿童甲低、甲亢及儿童糖尿病的诊治。

科研和教学: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承担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多项。主编《儿科学》、《儿科护理学》等教材3部,参编《临床技能操作》、《现代临床儿科疾病学》等多部专著,负责校级精品课程“儿科学”建设和校级教改课题多项,并承担成都医学院儿科学、儿童保健学、儿童心理学、儿科护理学的本专科教学和临床实习、见习、进修及规培带教工作。2017年儿科学专业申报成功,现已发展成为该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儿科诊治中心。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坐落于成都市北部,毗邻新都区宝光寺。医院始建于1948年5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8月随成都医学院由军队整体移交四川省。现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148亩,开放床位1800张,设有一线科室42个,其中15个省级重点学科/专科。在全省学科影响力排名中,呼吸内科、肾内科名列全省第四,消化内科名列第五,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科名列第七。 医院现有职工1563人,其中高级职称208人,博士后、博士、硕士40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省卫生健康首席专家1人,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5人,“天府万人计划” 天府名医2人,四川省名中医1人,省及省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后备人才29人,省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 坚持创建“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格局,以学科建设为载体,推动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医院现有14个省医学重点学科(消化内科学、医学影像学、烧伤外科学、呼吸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肾脏病学、内分泌代谢病学、神经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骨科、普通外科(胃肠外科方向)、儿科学、麻醉学)、1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肛肠科)、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消化系肿瘤与微循环、衰老与血管稳态、老年呼吸病),康复医学科为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疼痛与瘫痪康复中心。医院形成了大面积烧创伤的救治、CAR-T细胞治疗终末期肿瘤、呼吸疾病介入治疗、呼吸危重症救治等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技术项目,其中呼吸疾病介入治疗技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风湿免疫科、消化内科、骨科实力居全省前列。 医院承担了研究生、本科生、规培生及继续教育等教学任务。临床医学专业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有临床、影像、麻醉、康复、儿科、中医6个本科专业,承担“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全科医学”专科教育,举办成医一附院护士学校,形成了“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多层次教学格局。医院为“省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影像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全科医学教育实训中心”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项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健全,拥有23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近年来,医院获批各级科研课题77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省部级、厅局级项目358项。发表科技学术论文2084篇,其中SCI收录191篇。获中华医学会、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等科技进步和成果奖39项。主编参编出版专著89部;授权专利39项;成功举办138项国家级及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中华医学会科技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特殊贡献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进步奖1项、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医疗成果奖8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3项、其他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0项。主编参编出版教材、专著67部;获批专利35项;获批109项国家级及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安排,切实组织实施精准帮扶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德育村。以党建为抓手,产业帮扶为核心,卫生指导和教育支持为重点,切实履行帮扶职责,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多举措开展医疗精准扶贫,累计选派挂职副院长4人、驻村干部6人,精选科室有效开展“十院百科帮百村”和贫困县卫生“三下乡”活动;结合受援医院发展需求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培训受援医院骨干医师,并向11家受援医院派出驻点支援医生,开展义诊巡诊、手术示教、举办学术讲座等;持续开展健康服务和区域技术帮扶,切实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及医院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医院历年来在处置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援外医疗,在“5.12”汶川大地震、“4.20”芦山地震的抗震救灾、伤员转运、伤员救治等方面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发挥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教学医院的重要作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好评。
推荐阅读
治疗湿疹的药物有哪些
2025-09-07 18:31:37
治疗湿疹的药物有哪些
怀孕期间出血是流产吗
2025-09-06 18:08:18
怀孕期间出血是流产吗
仙人掌能治痔疮吗
2025-09-09 19:19:18
仙人掌能治痔疮吗
如何拔智齿
2025-09-08 12:16:31
如何拔智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