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异物感是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症状,患者常形容“喉咙卡着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这种不适可能由咽炎引发,也可能与反流性食管炎、扁桃体病变、喉部肿瘤等疾病相关。明确病因是治疗的关键,需结合症状特点与医学检查综合判断。
1、咽炎:最常见的“幕后黑手”
咽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感,吞咽时疼痛加剧,可能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慢性咽炎则多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刺激导致,典型症状为咽部异物感、干燥感、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能出现恶心干呕。治疗需区分类型:急性咽炎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慢性咽炎则以局部用药(如含片、喷雾)结合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如戒烟、避免辛辣饮食、保持室内湿度。
2、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偷袭”咽喉
胃酸反流至食管甚至咽喉部,会刺激黏膜引发炎症,表现为烧心、反酸、胸痛及咽部异物感。这类患者常在餐后或平躺时症状加重,夜间可能因反流导致咳嗽。治疗需双管齐下:一方面使用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另一方面调整饮食,避免高脂、高酸食物,少食多餐,睡前2-3小时不进食。
3、扁桃体病变:隐匿的“异物源”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因扁桃体肥大或表面凹凸不平,易残留食物残渣和细菌,形成扁桃体结石,引发咽部异物感、口臭。若扁桃体反复感染或结石难以清除,需考虑手术切除。此外,扁桃体乳头状瘤、囊肿等良性肿物也可能压迫咽喉,需通过喉镜确诊后针对性治疗。
4、喉部肿瘤:不可忽视的“危险信号”
持续存在的异物感应警惕喉癌或下咽癌,尤其伴随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颈部肿块或体重下降时,需立即就医。喉镜检查可直观观察喉部结构,发现肿物时可取活检明确性质。
注意事项:出现咽部异物感应避免过度清嗓或用力咳嗽,以免加重黏膜损伤;保持饮食清淡,减少烟酒及辛辣食物刺激;注意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漱口水;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咽喉。若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或伴随疼痛、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异常表现,务必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喉镜、胃镜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