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健康科普
肝内钙化灶是由什么原因所引起的
肝内有钙化点或者钙化灶。可能是肝内胆管壁部分钙化,原因多由于炎症结合等引起。也可能是肝内钙化灶及肝组织局部坏死后形成的纤维化瘢痕。如果没有肝区不适等其他症状,这种肝内孤立小钙化包块的情况,往往不是肝胆系统的结石 ,而有可能是肝脏内有一粒寄生虫卵病已经钙化坏死。因此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必担心。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1:20
肝内钙化灶是什么意思
有些患者在做CT的后报告指出,有肝内钙化灶非常慌张。肝内钙化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肝内钙化灶一般是指在做CT检查时图象上的肝脏有类似于结石一样的强回声。如果患有肝血管瘤或者寄生虫感染以及肝脓肿等病因,很容易导致肝内钙化灶的发生。一般会发生在20到50岁左右的人,多发生在右边肝脏,而且很少会出现左右肝钙化灶的现象。 如果检查出患有肝内钙化灶,身体没有异常的症状出现,无需特殊的治疗,可以定期到医院观察。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1:34
胆囊息肉的手术治疗指征
由于胆囊息肉几乎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其检出的主要靠超声的检查,定期3到6个月,连续的随访至关重要。对以下情况均应及时地行胆囊切除术以防胆囊恶变。 1、胆囊息肉直径大于一个厘米。 2、胆囊息肉,彩超显示基底宽广。 3、单发、孤立、增大的胆囊息肉。 4、胆囊息肉合并有结石者。 5、结石患者的年龄大于50岁。 6、患者担心癌变的想法强烈,强烈要求手术者。 但以上六点不是鉴别息肉良恶性的诊断标准,只是以恶性病变的概率大小。在临床上判断的指标,如果胆囊息肉直径小于五个毫米,多发年龄小于30岁,恶变的概率小于5%。而息肉基底宽单发合并有胆囊结石或者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恶变率则为15%。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1:54
胆囊息肉日常病情监测
如果体检超声检查提示胆囊息肉,且为胆固醇沉积症的类型,可以每隔一年随访一次。当胆囊息肉直径大于十毫米时,还是需要手术切除送病理检查判断良恶性的。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胆囊息肉,需要每隔3到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假如有近期息肉增长过快或者出现右上腹的胀痛、腹胀,恶心,呕吐,厌食油腻等临床表现时,则需要及时的行胆囊切除术,目的还是要判断胆囊息肉的良恶性的问题。 在预防上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胆囊息肉的发生。因此,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也是减少各种疾病发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1:55
胆囊息肉的日常生活管理
胆囊息肉是一类不易察觉的疾病,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的重要措施。一旦获知患有胆囊息肉,遵医嘱治疗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并坚持定期监测病情的变化。 日常生活管理: 胆囊息肉患者日常饮食护理应当遵循低胆固醇饮食的原则。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因此,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更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的食品。 饮食上的建议: 胆囊息肉患者应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吃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鱼肉,鸡肉等。 宜多吃干豆类及其制品,尽可能少食油类的食品,不管是植物油还是动物油,干果,坚果等油性大的食物都应该少吃。 宜多吃富含维生素类的食物,如绿色的蔬菜,胡萝卜,西红柿,玉米等。 饮食的禁忌: 胆囊息肉患者应少食刺激性的食物或辛辣食物,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的食品如鸡蛋、肥肉、海鲜、动物内脏等,要戒酒,禁饮含酒精类的饮品。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2:51
甲胎蛋白能检测几中恶性肿瘤
甲胎蛋白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肿瘤标记物,可用于检测肝脏的疾病,主要用于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另外,还有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但是在临床上甲胎蛋白的检测只能作为检测这几种癌的参考,因为除了这几种癌症之外,甲胎蛋白的升高与肝内胆管结石、急性的肝炎、肝衰竭、肝硬化等。此外甲胎蛋白本身是动态的变化的,还要复查、监测,明确病情和病因。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1:19
甲胎蛋白值偏高的危害
1、在成年人中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出现甲胎蛋白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甲胎蛋白阳性率为50%,因此甲胎蛋白偏高一般意味着肝癌的发生。正常人的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一般不到每升20微克,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产生了这种蛋白的功能,所以甲胎蛋白偏高,应考虑肝癌的可能性。 2、孕妇的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意味着胎儿有缺陷。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甲胎蛋白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羊水中的甲胎蛋白质偏高明显。 3、甲胎蛋白偏高也可能是肝损伤、瘀血性肝肿大,供给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洛氨酸病、孕妇、以及睾丸或卵巢胚胎性的肿瘤因素引起。 因此,甲胎蛋白偏高,对于很多人并不是好现象,必须引起患者的注意。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的了解,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时治疗,减少甲胎蛋白带来的危害。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2:33
甲胎蛋白大于多少诊断肝癌有意义
在临床上甲胎蛋白大于多少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可能性大呢? 为了确定这一临界值,我医学上引进了另一个概念,即医学决定水平指在诊断及治疗工作时,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的某一被测成分的浓度,临床上必须采取措施的检测水平。 甲胎蛋白的医学决定水平是多少呢? 当甲胎蛋白高于400单位出现四周或者大于800个单位,即可诊断肝癌的可能性大,当然,这个值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例如右侧肋部区疼痛、上腹部胀满不适、恶心、厌食等临床症状。目前诊断肝癌最为准确的方式还是进行肝穿刺后的病理学检查,甲肽蛋白只能作为辅助检查,并非是确诊的方式。 因此,在临床上患者若遇见甲胎蛋白升高者,甲胎蛋白并非肝癌特异性的诊断标志物,故而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多咨询医生,正确面对。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2:23
医院医生
医院信息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8年,经过55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开放床位1804张,年门急诊量124万人次,年出院人数70045人次,年完成手术31350台例。全院在职职工289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96人,副高级职称375人。目前具有博士学历卫生技术人员10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人。医院现有36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44个病区。拥有神经外科学、普通外科、蒙医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学、普通外科学、胸外科学、妇科学、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6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消化内科学、神经外科学、产科学、儿科学、放射肿瘤学、医学影像学、临床检验学7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1个自治区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以及自治区首家“分子与功能影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医院挂牌成立。2009年我院挂牌成为内蒙古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我院成立并揭牌。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二级学科18个。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34名,博士生100名,硕士生570名。医院承担着我院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研究生的学生管理、教学任务。第一临床医学院(我院)对管理学生工作十分重视,定期开展学风讲座、毕业生模拟面试课堂等活动,目前管理学生2400名。每年接受区内外进修人员1000多人。近五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和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165项,获科研成果95余项,发表中华系列文章120余篇,SCI收录文章50篇,总数位居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系统首位。医院目前拥有PET/CT、64排CT、3.0T核磁共振、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ECT机、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属区内领先。医院设有外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外科实验室、干细胞临床应用实验室、新药临床机构办公室等国内一流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医院研究人员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医院近年制定出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特聘教授实施细则(试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客座教授聘任办法(试行)》等,聘请有特长的知名专家作为特聘教授,来院进行业务和科研指导。医院不断加强国内、国际间交流,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到国内外学习深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先后与美国、日本、蒙古、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协议。近年来,医院先后与区内12个盟市的一百多个旗、县、区二级医院组成了以技术协作为主,松散型的“附属医院医院集团”。截止目前,医院集团成员已达110家,并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网络”。2008年,我院对二连浩特市医院进行托管,成立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二连浩特分院,运行以来,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新的提高。目前,医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精医厚德、福泽民众”的院训精神,正在为建设成自治区布置合理、学科特色鲜明、医疗质量过硬、部分专业技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而奋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