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健康科普
强直性脊柱炎是怎么回事
强直性脊柱炎是累及全脊柱自下而上的慢性进行性炎症的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主要最先累及骶髂关节,自下而上逐渐累及至胸椎和颈椎,不仅累及椎体,还累及脊柱周围的软组织。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但需与开始其鉴别,通过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检查,可以鉴别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HLA-B27阳性居多。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但与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B27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阳性率可高达90%左右。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1
强直性脊柱炎的危害
强直性脊柱炎实际上最大的危害是关节活动度丧失,脊柱僵硬。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的慢性进行性免疫炎症,疾病主要导致关节的骨化及强直。脊柱僵硬可以导致躯干和髋关节屈曲,造成驼背畸形,胸椎呈后凸,而使得头部前屈畸形,甚至可导致90度以上的曲屈位强直。此时患者的视线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平视,而视野仅限于脚下,部分患者的颈部和腰部也不能旋转,所以侧视时须将全身转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不能够自理,更为严重的当累及神经根时会发生肢体瘫痪,有时造成呼吸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8
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分为早期表现和晚期表现。 早期主要表现为:1、腰部和骶髂关节周围不适、发僵或疼痛,休息静止后腰部发僵更明显,尤其是早晨起来,但活动后会有减轻。2、臀部、腹股沟酸痛或不适,症状可放射至下肢。3、不同患者首发症状可不同,半数病人以下肢大关节炎症为首发症状,少部分患者以颈部,胸部疼痛首发。 晚期表现为全脊柱的活动受限,患者呈现弯腰驼背畸形,导致视线仅限于足下,少数患者容易累及神经根,而发生上肢瘫痪,呼吸困难,此类患者的预后较差。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9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检查有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检查,有X线检查、CT检查和核磁共振等。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16-30岁的青壮年,X线是最常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X线早期表现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关节骨质疏松,间隙增宽呈不规则形,软骨下骨有硬化致密改变,病程的推移关节改变加重,椎体间隙逐渐变狭窄,直至双侧骶髂关节出现融合。椎间小关节形成大范围严重的骨化性骨桥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竹节样脊柱”,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具特征的表现。 CT检查分辨率相比X线较高,对于诊断和测量有一定优势,核磁共振可推断周围软组织情况出现骨折可出现骨髓水肿等。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6
脊柱侧弯成年后可以治疗吗
脊柱侧弯成年后可以治疗,根据临床分型可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成年后脊柱侧弯可分为特发性脊柱侧弯、退行性侧弯。特发性侧弯主要见于儿童时期未发现于成年后发现的侧弯,根据侧弯角度进行治疗,因骨骼已定形若角度不超过20度则不予特殊治疗,角度超过20度,小于40度的患者应生活中减小脊椎的受力,角度大于45度或50度或进行性加重行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矫正畸形。退行性侧弯是出现于中老年人的是脊椎退行性病变,单纯性退行性侧弯可以保守治疗,出现神经压迫症状需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解除压迫症状。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4
儿童脊柱侧弯的危害
儿童脊柱侧弯的危害,主要包括身体发育和生理健康两个方面。 1、身体发育方面:脊柱侧弯影响胸廓和胸腔的增长,从而影响正常的心、肺功能,出现肺膨胀障碍、局部肺不张,心功能下降,伴随射血量的下降。心肺功能的下降后导致儿童缺氧,引起一连串的后续反应,如生长受限、注意力不集中、神经发育不良等。 2、心理健康方面:身体外形的畸形,导致儿童和同龄人的交流、沟通产生心理障碍等,慢慢形成孤僻的性格,沉默寡言,甚至焦虑,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的人格形成。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7
儿童脊柱侧弯的原因
儿童的脊柱侧弯原因包括先天性、特发性、神经肌肉性,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椎体发育不良。 2、儿童继发性脊柱侧弯:其它疾病导致儿童出现脊柱侧弯,如免疫风湿性疾病、脊柱外伤、脊柱外后皮肤瘢痕挛缩、骨软骨发育不良、感染、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等。 3、特发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凸占儿童脊柱侧弯比例的大多数,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确,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和遗传因素有明显的关系。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1
儿童脊柱侧弯看什么科
儿童脊柱侧弯,如果生活在大城市,可就诊于儿童专科医院或妇幼保健医院,小城市的话建议就诊于骨科,一般而言小城市的儿科亚专业分的不够完善。 儿童脊柱侧弯表现为儿童俯卧位时,父母触及小孩背部后正中线,后中线弯曲并非直线的状态。随着孩子的年纪增大,儿童做前屈动作时,背部一边高一边低,临床上称为“剃刀背”。同时儿童处于身体生长阶段,如果就诊于儿童专科医院,儿外科的医生在诊治方面考虑的更加充分,治疗脊椎侧弯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儿童的神经发育影响。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12
医院医生
医院信息
中日友好医院(简称“中日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于1984年10月23日开院。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分别题写院名。中日医院现编制床位1610张(含北区、西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功能为一体,并承担中央保健医疗任务、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附设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同时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国家基层远程医疗发展指导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中日医院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首批国外无偿援助项目,是当时中国最富于国际色彩、设施最为先进的现代化医院。自诞生之日起,中日医院就站立在了时代的前列,承载了建设中国现代化医院的示范、中西医结合的基地、对外合作的平台的重托。中日医院在三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中,努力践行科学和人道精神,不断追踪现代医学发展,着力传承中华医学瑰宝,在多个领域位居国内外前列。辛育龄、潘孝仁、焦树德、印会河、王国相、晁恩祥、许润三、王辰等医学前辈的大医风范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医院的发展史上树起座座丰碑。医院为国担当,2003年,成为集中收治SARS患者的专病医院;2005年,参与印尼海啸救援;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主要医疗保障医院,为中国添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逆行出征,驰援武汉,承担重症病区、方舱医院和临床科研攻关任务,为抗击疫情贡献智慧和力量。医院现有院士1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2人、教育部人才项目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岐黄学者3人、首都国医名师6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9人以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0人。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500余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1200余人。学术方面,潘孝仁教授、李光伟教授等历时长达20余年进行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被称为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式研究,是国际医学研究的经典;杨文英教授团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以科学的数据揭示了我国糖尿病防治的严峻形势;王国相教授等在神经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晁恩祥教授等参与研制的金花清感方被确证对新甲流有效,在我国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许润三教授在中医妇科领域开创了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先河;王辰院士等在慢阻肺、哮喘、呼吸系感染、呼吸危重症、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病、戒烟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肺栓塞半量溶栓疗法等多项重要创新进入国际诊疗指南。医院以呼吸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人体器官移植、肿瘤综合治疗为主线。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老年医学科、急诊医学科、胸外科、疼痛科、中医风湿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中医肺病科、肛肠科、临床护理专业、肾脏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病与性病科、心脏科等17个科室及专业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现有研究生导师近200人,是内科、外科等20个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还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6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先后承担了4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曾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医院是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知名学术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多所医疗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医院是北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国际部被外国人在京协会评为“外国人在京就医国有医院满意率第一单位”,是北京市外籍人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医院在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模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文明单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贯彻落实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
本部 西区 北区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